阶级社会

作品数:1509被引量:10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高放付畅一吉彦波刘长林郁建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正确看待法学领域中姓“社”姓“资”问题
《法学》1992年第6期18-22,47,共6页郭道晖 
邓小平同志年初南巡的重要谈话中,提出了许多使人耳目一新的思想和理论观点。学习和贯彻这个谈话的精神,是继“实践是真理的标准”的那次思想解放的大讨论之后,又一次思想再解放的讨论。两次都是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为武器,上一次以...
关键词:资产阶级自由化 资本主义国家 阶级性 社会主义社会 思想解放 思维方式 真理 马克思恩格斯 正确看待 阶级社会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存在与发展
《法学》1990年第5期3-6,13,共5页唐荣智 
历经140余载风风雨雨的马克思主义法学,近几年来在我国遇到了新的挑战: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提法是不科学的.”它“缺乏系统性”,实质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就会使“我国法学不繁荣”等等。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法学 恩格斯 资产阶级 资本主义 阶级社会 上层建筑 客观存在 现代经济 社会主义社会 
法学理论更新的进一步思索被引量:2
《法学》1988年第8期17-18,共2页张宗厚 
自两年前笔者提出法学理论要更新问题(参见《法学》1986年第1期拙文《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和1986年3月31日《人民日报》刊载《法学理论要更新——记张友渔和张宗厚的一席谈》)以后,法学界对此众说不一.我认为,这并非坏事.任何探...
关键词:统治阶级 商品经济 意志 权利要求 阶级对立 法学理论 马克思 决定作用 阶级性 无阶级社会 
对法概念的再思考
《法学》1987年第6期6-8,共3页王子琳 
我们所说的『法』,是从整体意义上而言,不是指某个部门法,也不是指某一个法律文件,更不是指某个法条。脱离法的意志的来源,立法者的意图和它所维护的现存制度和秩序,去孤立地分析法条,结果必然是似是而非的。
关键词:阶级性 资产阶级 阶级意志 被统治阶级 社会主义法 行为规则 阶级社会 劳动人民 再思考 人民性 
对法概念之争的思考
《法学》1987年第5期19-20,共2页舒国滢 
法学界(至少是法理学界)在打破多年沉寂之后,开始就“法”概念这一似乎不成问题的问题再度引为争论,不能不令人关注。那么,这场争论的焦点何在?争论本身到底有没有价值?宄竟怎样寻找传统法学模式的突破口和法学研究的新途径?关心争论的...
关键词:基本问题 阶级社会 阶级性 原始社会 统治阶级 法概念 奴隶社会 社会性 法学研究 传统法 
客观性也是法的本质属性被引量:1
《法学》1987年第3期5-8,共4页崔敏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在论述法律的本质属性时,一般只是讲阶级性是法律的唯一本质属性。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主要是受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在理论上以偏概全,使我们不能正确地、全面地理解法律的本质、特征及其作...
关键词:客观规律 阶级性 统治阶级意志 行为规范 国家强制力 阶级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 经济基础 人类社会 社会制度 
也论法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法学》1986年第5期12-13,共2页周凤举 
关于法的本质属性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已经持续讨论多年了。本刊自今年第一期发表张宗厚同志写的《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后,反映仍然较为强烈,同时收到不少来稿,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我们认为,要创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阶级性 社会性 本质属性 阶级社会 理论问题 发展马克思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 理论体系 学术争鸣 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法的全民意志性
《法学》1986年第5期13-15,共3页胡捷 王勇 
关于法的本质属性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已经持续讨论多年了。本刊自今年第一期发表张宗厚同志写的《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后,反映仍然较为强烈,同时收到不少来稿,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我们认为,要创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意志性 基本属性 社会主义法学 法律 阶级意志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本质属性 经验教训 法学理论 阶级社会 
法的阶级性的内涵被引量:1
《法学》1986年第5期16-17,共2页尤俊意 
关于法的本质属性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已经持续讨论多年了。本刊自今年第一期发表张宗厚同志写的《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后,反映仍然较为强烈,同时收到不少来稿,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我们认为,要创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阶级性 本质属性 阶级社会 理论问题 发展马克思主义 理论体系 学术争鸣 共产主义社会 基本属性 历史时期 
一点共同认识——兼答陈浩然同志
《法学》1986年第5期17-17,共1页张宗厚 
关于法的本质属性问题,我国法学理论界已经持续讨论多年了。本刊自今年第一期发表张宗厚同志写的《对法的三个基本概念的质疑》后,反映仍然较为强烈,同时收到不少来稿,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我们认为,要创造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中国式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法学理论 本质属性 经验教训 阶级社会 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法学 社会主义法学 发展马克思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