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社会

作品数:1439被引量:80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赵家祥卫兴华刘建军江流张太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设想——《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军队党的生活》2025年第2期96-96,共1页罗丹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于1875年撰写的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论著。该著作明确界定了科学社会主义与拉萨尔主义之间的原则差异,同时提出并深入阐释了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的深邃思想和关键论点,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推动...
关键词:《哥达纲领批判》 共产主义社会 拉萨尔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深邃思想 新的活力 马克思 
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启示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5年第1期5-14,共10页聂嘉琪 
马克思建构的分配正义思想强调分配正义具有历史性、阶级性、阶段性特征,分配正义的实现依赖生产方式的变革,彻底的分配正义有待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这些为实现新时代共同富裕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共同富裕事业取...
关键词:分配正义 生产方式 共产主义社会 共同富裕 新质生产力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探赜
《唐山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27-33,65,共8页陈仕伟 刘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ZD044);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4KS03)。
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思想,它揭示了科学技术产生于劳动并随之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方式通过分工形成了紧密互动、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具有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并且指明了只有在共产...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科学、技术与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批判与建构:恩格斯社会治理思想的逻辑进路及其当代启示
《江南论坛》2024年第10期51-56,共6页彭见欢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研究”(编号22FKSA003);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意识形态在中国形象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3CKS051)的阶段性成果。
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是恩格斯社会治理思想的重要特征。沿着异化批判、物化批判和制度批判的逻辑进路,恩格斯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制度的虚伪性和不合理性,并指出其必然走向灭亡的结局。在此基础上,恩格斯科学地建构...
关键词:恩格斯 社会治理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何以“合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朱雪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视域下无产阶级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22BKS023)的阶段性成果。
“合理形态”辩证法是理解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乃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石。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实践与社会形态的统一,其辩证法理论的提出是为无产阶级革命现实运动的展开提供理论指导,而其理论与实践的目标是要创立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形...
关键词:合理形态 辩证法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共产主义社会 
在少先队员心中埋下共产主义的理想种子
《少先队活动》2024年第9期4-5,共2页华耀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强调,强化政治引领,要“从小培育少先队员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的萌芽,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儿童化解读,讲明白共产主义社会是值得追求的最美好社会形态,在少先队员心中埋下为共产主...
关键词:共产主义事业 共产主义理想 政治引领 少先队员 儿童化 少先队工作 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 
列宁《青年团的任务》中的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昌吉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苏峰 吴瑞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时代高校统战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文化润疆视域下新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研究”(23TZ010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资源在新疆的传承和弘扬研究”(21VZX017);昌吉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23SZKC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列宁高度重视青年教育工作,认识到青年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在《青年团的任务》一文中,着重阐述青年在日常学习、社会实践、道德培养等方面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一篇深刻体现列宁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文献。列宁写作《...
关键词:新时代 列宁 《青年团的任务》 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生成内涵与启示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4年第15期8-10,共3页唐语琦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对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一种理论性构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建构从开始萌芽,历经初步形成、系统阐发和完善构建三个阶段,其演进过程整体上呈现...
关键词:真正共同体 人的本质 共同利益 个体与共同体关系 共产主义社会 
《道德经》大同社会与马恩共产主义社会异同探赜
《哲学进展》2024年第7期1458-1463,共6页范雅赢 来林杰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结合,是因为虽然二者的文化来源不同,但二者的契合性为他们的结合提供了内在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绘制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为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目标,而共产主义社会所具有的特征早在《...
关键词:《道德经》 大同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异同 
外刊摘要
《环球人物》2024年第13期6-7,共2页
法国《另一种经济学》马克思的思想依然鲜活在历史上,不止一次有人宣称马克思已经真正“死去”了,但他的名字依然一次又一次地被提起。这是因为马克思能够看穿资本主义的幕,并展现资本主义的逻辑和本质:将劳动力变成商品,实现无尽的资...
关键词: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 自由选择 共产主义社会 剩余价值 经济学 劳动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