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制变迁

作品数:15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崔鸿雁金伯富董翀冯兴元张玉环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商场现代化》《财贸经济》《中国外资》《西南金融》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金融“做对了什么”:我国金融体制变迁的内在逻辑(1949~2019)被引量:4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丁骋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弱连带、结构洞与民间借贷危机的生成机理研究:治理的视角”(项目编号:19YJA790006);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弱连带、结构洞与民间借贷危机的生成机理研究:治理的视角”(项目编号:LY19G030015)。
文章认为,金融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经验在于,“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做了合适的事情”,也即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国情和国家发展目标,在金融体制上作出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因此,金融体制演变在改革开放前后经历了...
关键词:金融体制变迁 动员型金融 配置型金融 服务型金融 
新中国金融体制变迁的历程、逻辑与经验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1-10,共10页唐珏岚 
新中国金融体制的变迁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前30年"计划经济时期实行"大一统"金融体制;"后40年"改革开放时期以市场化为基本线索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起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关键词:金融体制变迁 历程 逻辑 经验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70年被引量:5
《农村金融研究》2019年第10期3-16,共14页孙同全 冯兴元 张玉环 董翀 
建国70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演变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形成以国有银行为主、以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为辅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二阶段是形成国家银行一体化的计划体...
关键词:建国70年 农村金融 体制变迁 
分权化改革背景下的财政分权与金融体制变迁被引量:1
《华东经济管理》2015年第12期158-165,共8页王海龙 李静 桑达卓玛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教研重大课题(2013zdjy172);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2ZS075)
文章利用1978-2014年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和金融体制变迁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1978-2014年全时间段还是以1994年分税制改革为临界线的分时间段,金融体制变迁是财政分权单向因果...
关键词:金融体制变迁 财政分权 领先—滞后关系 面板VECM 
我国民间金融的形成机制及演进路径被引量:3
《当代经济》2015年第4期90-92,共3页刘建莉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经济区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效率研究"(项目编号:2012BJJ04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流通条件下中国公司控制权市场治理绩效评估研究"(项目编号:11YJA630113)的资助
我国的民间金融内生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正规金融制度供给的缺陷与不足是民间金融产生的诱因。民间金融的存在有助于经济的增长,但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以2011年的温州借贷危机为出发点,从制度变迁、产权理...
关键词:民间金融 产权 金融体制变迁 
中国FDI需求偏好的制度供给机制:一个金融体制变迁路径依赖的视角被引量:1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84-90,共7页胡立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外资需求偏好与供给机制的制度安排研究"(10BJY078)
由于产权偏好、租金偏好以及效率偏好的政府目标函数的存在,中国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正是这些路径依赖,形成了国内储蓄以贸易顺差形式从国外流入国内,借助外资提高国内金融机构效率的"倒逼机制",政府主导外资引进...
关键词:FDI需求偏好 金融体制变迁 路径依赖 
中国金融体制变迁的路径选择与政府行为被引量:1
《中国外资》2011年第20期65-66,共2页崔鸿雁 陈玉和 
中国的金融体制经历了从计划金融到市场金融的历史变迁,而实质性的市场化金融体制改革是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变迁方式表现出了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的路径依赖特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变迁进程的路径选择以及政府行...
关键词:金融体制变迁 路径选择 政府职能 
我国金融体制变迁路径考察与机制分析被引量:2
《商业时代》2011年第29期108-109,共2页崔鸿雁 李果 
变迁的均衡机制显示出了非均衡的特征,变迁方式也表现出了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的路径依赖特征,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变迁进程及变迁机制作了深入分析,揭示了中国金融体制变迁沿革的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关键词:金融体制变迁 均衡机制 
对我国金融体制变迁的非均衡分析被引量:2
《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24期354-354,共1页王耀军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实施的二十多年来,金融制度经历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重大变革,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非均衡性就是其中显著的特点之一。
关键词:金融制度改革 非均衡分析 体制变迁 非均衡性 
改革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变迁的博弈分析
《中国商界》2008年第3期5-6,共2页闫陆璐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它既争夺农村剩余又有效服务三农的双重目标;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农民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于是,在政策传递的过程中央政府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农村正...
关键词:改革 农村金融 金融体制变迁 正规金融机构 中央政府 农民 三方博弈 利益最大化 制度原因 制度变迁 双重目标 金融制度 服务三农 分析方法 发育迟缓 强制性 政策 运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