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严

作品数:125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瑾杨华丽王先霈李光泽范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复旦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南通市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体例谨严,求实出新——评《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王允亮 关思琪 
魏晋是文人文献整理的繁荣时期,各类型的文献整理蔚为大观。与之前的文献整理相比,魏晋文献整理的文学色彩较为浓厚。作为一种文化活动,文献整理和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互动共生的关系,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张振龙教授等所著《魏晋文...
关键词:《魏晋文人文献整理与文学创作研究》 魏晋文学 文献整理 文学创作 
“《春秋》谨严,《左氏》浮夸”的学术考察
《今古文创》2023年第43期35-37,共3页沈立红 
韩愈在《进学解》中曾提出“《春秋》谨严,《左氏》浮夸”的说法,后世学者众说纷纭。从《春秋》尊崇礼法、书法不隐以及遣词用字等方面来看,确实具有“谨严”的特点。《左传》迷信鬼神与梦境、重视怪异和卜筮,不可否认它的“浮夸”之处...
关键词:《春秋》 谨严 《左传》 浮夸 
琐细的纪念与谨严的整合——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编订过程考被引量:3
《文艺研究》2021年第1期79-89,F0002,共12页杨华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批准号:16ZDA191);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鲁迅与战时中国的文化复兴研究”(批准号:2019WT16)成果。
在鲁迅纪念史上,萧红撰写的《回忆鲁迅先生》堪称经典,但对该文的深度研究并未有效展开。一方面,学界多认为该文整合了萧红的多篇文章,但具体整合了哪些文章,汇编又于何时完成,则并无系统、深入的考辨;另一方面,不少论者认为该文各部分...
关键词: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文本意义 鲁迅纪念 琐细 谨严 
质朴 谨严 苍秀——重读魏紫熙《奇峰峻拔》
《中国画画刊》2017年第3期63-63,3-4,共1页茹峰 
魏紫熙先生是上世纪下半叶“新金陵画坛”的代表画家之一,早年研习传统,师从清代“四王”一脉,并上溯南宋刘、李、马、夏四家,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夫,又注重时代新意,并较早涉足写生。
关键词:质朴 重读 传统 
踏实求真 谨严求新——廖群教授学术研究评述
《天中学刊》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张世磊 
廖群教授是我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一直致力于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研究,成果丰硕。探索廖群的学术经历,评述介绍其治学成果与方法,对于加强先秦两汉文学学术史研究有积极意义,对致力于古代文学研究的青年学人有重要启发。
关键词:廖群 先秦两汉文学 学术研究 学术方法 学术成果 
气势奔放 法度谨严——李白《玉壶吟》赏析
《课外语文》2015年第6期42-43,共2页刘晔华 
玉壶吟 李白 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涟。 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关键词:李白 赏析 法度 气势 
从“谨严”到“浮夸”——古代叙事艺术的跃进被引量: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75-82,共8页王先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118&ZD078)
历代学者对韩愈所说"《春秋》谨严,《左氏》浮夸"严重误读,他们要求的"谨严"是以道德正当性和政治正确性压倒叙事的真实性,把叙述者对事件的阐释当做事件本身来记载,这就造成了历史叙事的片面和缺失。《左传》在许多地方采纳多种史料,...
关键词:《左传》 《春秋》 韩愈 历史叙事真实性 叙事艺术 
论文章的过渡艺术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1期113-116,共4页郑遨 
写文章最基本的要求是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畅,不仅要求段落层次分明,开头结尾新颖有力,还要求"过渡"合理、自然,只有这样,才能使文章谨严,气血贯通,达到"圆合美"的结尾。
关键词:文章 过渡合理 自然通畅 谨严贯通 
去取谨严的苏门文章选本——《苏门六君子文粹》考论
《黑龙江史志》2011年第9期5-7,共3页李建军 
南宋高宗、孝宗朝,由于政治风向、社会思潮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苏门六君子"逐渐定型并成为士人典范,其诗文备受关注。在此时代语境下,坊间出现了苏门六君子文章选集——《苏门六君子文粹》。该书重点选入论体文,这些论体文多是相应作...
关键词:苏门六君子 苏门六君子文粹》 选本价值 文献价值《 
寓谨严于豪放之中的陈鹏
《东方艺术》2010年第18期22-37,共16页魏广君 
他的笔名常署天鹏,让人时常想到天篷元帅的趣味,混迹于京城数载,未改其学生样貌,谈起他的业余爱好,仍然是狗啊、鸟啊、刺猬啊,让他讲一段其中的乐趣,他就会讲出一个通灵刺猬猾的段子。
关键词:豪放 业余爱好 刺猬 陈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