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信用证

作品数:124被引量:3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梁白鹭臧洁林晓慧荆沂萍付之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套设备跨境采购国际信用证要点剖析
《中国外汇》2025年第4期64-65,共2页孙琳琳 
成套设备跨境采购有其独特的交易模式和特点。由于该类采购交易金额大,考虑到自身财务实力限制或资金周转要求,成套设备跨境采购企业对银行资金有较高的依赖性,在对外采购时会选择国际信用证作为结算方式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因其交易特...
关键词:资金周转 银行资金 财务实力 进口信用证 对外支付 交易特点 成套设备 交易金额 
进口信用证来单承兑后货物纠纷应对
《中国外汇》2024年第13期64-65,共2页梁白鹭 
进口信用证来单承兑后,如因基础交易纠纷导致申请人拒绝或延迟付款,开证行将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若纠纷无法得到尽快妥善处理,开证行、申请人、指定银行和受益人等当事方将可能陷入长期诉讼。为使纠纷得以及时、顺利解决,除了基础交易...
关键词:当事方 开证行 受益人 指定银行 应对方法 承兑 交易纠纷 申请人 
特殊进口信用证实务剖析
《中国外汇》2023年第2期60-61,共2页陈雯 杜铮 杨璐璐 
国外鱼粉由于鱼类资源丰富、鱼体较大、蛋白质含量高等特点深受国内市场欢迎,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粉需求国之一。作为一种特殊信用证,鱼粉进口信用证以其专业性程度高的货物描述、纷繁复杂数量众多的单据成为单证从业人员的“拦路...
关键词:信用证 审单 开证 疑难点 鱼类资源 蛋白质含量 共性特点 实务 
进口信用证押汇融资业务风险防范
《中国外汇》2021年第20期39-41,共3页范席然 付聪 
银行在为经营大宗商品的企业办理进口信用证押汇融资业务时,除需考虑企业基础的经营风险与盈利指标,还应综合考虑市场情况,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环境做好贷前、贷中和贷后管理.
关键词:盈利指标 大宗商品 融资业务 贷后管理 经营风险 银行 结合企业实际 信用证押汇 
原油进口信用证风险防范
《中国外汇》2021年第15期64-65,共2页邓见博 
中国是原油进口大国。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2020年原油进口总量5.4亿吨,居世界第一。作为原油贸易主要结算工具之一,银行信用证在实务应用中具有很多显著的特征。原油进口信用证条款大多冗长复杂,要理解此类信用证风险防范的底层逻辑,首...
关键词:原油进口 信用证条款 结算工具 开证行 进口信用证 银行信用证 信用证风险 实务应用 
铁矿石进口信用证条款设置探讨被引量:1
《中国外汇》2021年第5期66-67,共2页梁白鹭 
开证银行需了解基本的铁矿石定价及价格调整知识,必要时可向开证申请人详细了解基础交易背景和实际需求,以避免因条款设置不合理导致的业务风险。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对铁矿石的需求量巨大,80%以上需要进口,且多...
关键词:信用证条款 信用证方式 开证申请人 开证银行 价格调整 铁矿石定价 专业术语 业务风险 
信用证效地修改之后
《中国外汇》2020年第21期71-71,共1页臧洁 
受益人发货交单和银行同意议付之前,仔细审核信用证条款至关重要。案例概述A公司向I银行申请开立进口信用证给B公司。I银行开出一笔自由议付信用证,效地为开证行所在地(AT ISSUING BANK'S COUNTER),交单期为装船日期后21天(信用证的48...
关键词:信用证条款 开证行 议付信用证 附加条款 进口信用证 A公司 交单 受益人 
信用服务大有可为
《中国信用》2020年第9期3-3,共1页王淼 
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国家会议中心的展区内人流如织,洽谈氛围热烈;展览展示的产品异彩纷呈,令观众应接不暇。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球服务贸易峰会致辞时指出,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 国家会议中心 信用服务 信用保险 进口信用证 全球服务贸易 服务业开放 人流如织 
高风险贸易融资信用风险防范
《中国外汇》2020年第14期51-53,共3页黄俊 
高风险贸易融资(下文简称“高风险贸融”)一般指以下几种贸易融资产品:订单融资、打包贷款、出口押汇/代付(单证相符信用证项下除外)、授信开立进口信用证、进口保付及进口押汇/代付。这些高风险贸融的还款来源,既没有注入银行信用,也...
关键词:信用风险 贸易融资 进口信用证 出口押汇 银行信用 进口押汇 打包贷款 订单融资 
浅析银行表外业务应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风险管理策略——以进口信用证为例
《现代金融导刊》2020年第5期46-50,共5页陈若贤 
近年来,国际贸易数量较往年大幅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关系的变化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也会更为直接和深远。为了降低货物的价格风险,进口企业将银行信用作为自己对抗国际市场不测风云的天然屏障,大宗商品价格的市场风险便转嫁给了商业银行...
关键词:大宗商品 表外业务 风险管理 信用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