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带

作品数:27被引量:16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陈子燊李志强李志龙刘苍字冯砚青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地学前缘》《海洋工程》《中国石油勘探》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纳木错近岸带水体中重金属赋存特征、风险评价及来源探究被引量:1
《环境生态学》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于婉婷 王卓 布多 崔小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22YFD1601001-01);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22466032);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KF-2021-05);西藏大学人才发展激励计划学科领军人才(2022ZDLJ03);西藏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S202310694012)资助。
本研究旨在探究纳木错流域近岸带水体中的重金属赋存特征、污染风险及其来源。通过采集26个表层水样,分析测定了As、Cd、Co、Cr、Cu、Fe、Hg、Mn、Ni、Pb、Zn共11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结果显示,重金属的平均浓度顺序为Fe>As>Hg>Mn>Cu>Zn...
关键词:西藏纳木错流域 重金属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来源解析 
调蓄性湖泊近岸带生态修复植物耐涝特性研究被引量:1
《江苏水利》2023年第7期12-16,共5页李霞 瞿海波 陈云飞 李卫忠 宗俊勤 
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19061)。
为筛选和发掘调蓄性湖泊近岸带适宜的生态修复植物,在对江苏省河湖植物群落调查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以常用的芦苇为对照,以花叶芦竹、黄菖蒲、再力花、香蒲、梭鱼草和美人蕉等近岸带生态修复植物为材料,研究1个月的水涝胁迫对其生长的...
关键词:生态修复 植物 湖泊近岸带 生物量 
河水入渗过程中近岸带地下水中砷的形成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地学前缘》2022年第4期455-467,共13页鹿帅 苏小四 冯晓语 孙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238,42107100);河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建设项目(KCJSZ2021098);河北省地质资源环境监测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JCYKT202003);河北地质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BQ2019046)。
沈阳黄家水源地是我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傍河地下水水源地,近岸带地下水中铁(Fe)、锰(Mn)、砷(As)含量严重超标。为查明地下水中As的来源与影响因素,对研究区河水、地下水以及土壤样品进行采集与测试,分析了水样常规指标与碳硫稳定同位素...
关键词:河水入渗 近岸带 地下水  沈阳黄家水源地 
水文过程与近岸带变化关系及其河流景观内涵被引量:2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3期181-192,共12页冯顺新 廖文根 王俊娜 杨青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7YFC0405205);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2014年度开放课题项目(0704100)。
在河流生态学领域,迄今仍缺乏能较好地描述河流生态系统涨落的概念模型。河流近岸带具有不同于主流带的水动力、水环境及生物特征,其位置及尺度随水文条件的改变而变化的程度较为显著,近岸带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水文过程的生态学效应及河...
关键词:近岸带 水文-近岸带涨落关系 河流景观 基质 长江上游 
鄱阳湖五河近岸藓类植物带微塑料与重金属污染物的赋存及其生态风险被引量:7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1年第5期1246-1255,共10页饶丹 简敏菲 杨梓轩 张晨 丛明旸 崔宁 阳文静 倪才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00168,41967055);江西省水利科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水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2020GPSYS03)资助。
选择鄱阳湖及其五河河岸藓类植物带,鉴定分析湿地藓类植物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赋存的丰度与形态多样性,监测藓类植物与基质中镉(Cd)、铅(Pb)和铜(Cu)等重金属(HMs)的含量及其在基质层的形态特征,评价藓类植物带微塑料-重金属的赋...
关键词:鄱阳湖 近岸带 藓类植物 基质 微塑料 重金属 
长江下游南京段至河口近岸带底栖动物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9年第3期553-560,共8页吴聪 徐靖 银森录 谈潮忠 陈凯 高晋 王备新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1385);环保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2016HB2096001006);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项目(1608)资助~~
长江南京段至河口近岸带底栖动物组成特征是了解长江下游干流生物分布格局和影响机制的重要参考. 2017年4月对长江干流南京段至河口6个江段43个样点的水体理化因子、栖息地和底栖动物开展了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底栖动物3门7纲17目35科63种...
关键词:软体动物 沙蚕 水体理化因子 栖息地 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岸带珊瑚礁台波浪破碎变形流场结构的试验和数值模拟被引量:2
《中国港湾建设》2019年第2期36-40,共5页郑茜 张陈浩 
珊瑚礁群在东南亚海域近岸带分布十分广泛,其形态特征将促使波浪在礁台处发生破碎,对此处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水工建筑物受力产生影响。通过自研发的同步软件控制PIV、造波机和波高采集仪等设备,同步采集了波浪通过珊瑚礁台时的变形过程和...
关键词:珊瑚礁台 波浪破碎 PIV 数值模拟 
太湖近岸带草藻残体分解对水质的影响被引量:4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年第2期302-308,共7页余岑涔 马杰 许晓光 王国祥 刘慧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3061);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1-008-02); 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项目(JSZC-G2014-212);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17_1064)
为探究蓝藻(Cyanobacter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残体及其混合分解过程对水质的影响,在实验室进行了模拟实验,共设置B、C、D三个处理组,分别加入2 g蓝藻、2 g芦苇及蓝藻、芦苇各2 g,监测其分解过程中水体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
关键词:水生植物 蓝藻 分解 水质 太湖 
波流作用的近岸圆柱局部床面侵蚀被引量:3
《水利学报》2015年第7期783-791,共9页齐梅兰 李金钊 郐艳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8021;50778018);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2010000911001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3YJS065)
波浪流对近岸浅水带床面作用强烈,该区域结构物局部床面侵蚀显著,潜存致灾威胁。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了瞬态孤立波作用下非黏性沙海床上的近岸圆柱体局部冲刷规律,分析了波浪流冲刷的3类主要影响要素,讨论了近岸地形条件影响下的波流冲...
关键词:冲刷 圆柱 孤立波 近岸带 波破碎 
“源热共控”中国海油气田“近岸油、远岸气”有序分布被引量:34
《中国石油勘探》2014年第5期1-22,共22页张功成 李友川 刘世翔 赵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南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形成与分布基础性研究"(2009CB219400);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2008ZX05025;2011ZX05025);"近海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勘探技术"(2008ZX05023;2011ZX05023)
中国海及邻区自中生代末以来经历5期成盆,形成多个新生代盆地。该区烃源岩形成期分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4期。烃源岩类型有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其中陆相有半深湖相、湖沼相泥岩;海陆过渡相包括煤系三角洲与浅海相,主要为...
关键词:烃源岩  近岸带 远岸带 源热共控论 巨型石油带 巨型天然气带 中国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