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报纸

作品数:104被引量:9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程曼丽孙会王东艳刘威陈玉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出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国新闻学史的典藏之作——《中国报学史》评析
《中国出版》2015年第17期76-76,共1页蒋国东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基于语料库的英汉新闻转述言语对比研究"(2014Z003)的研究成果
作为折射社会文化的镜子,我国近代报纸见证了封建王朝的覆灭、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民主政治的兴起。毫不夸张地说,中围报纸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史。由戈公振撰写的《中国报学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摆脱了传统史...
关键词:《中国报学史》 新闻学史 典藏 近代报纸 中国近代社会 社会文化 民主政治 传统史学 
欧洲近代报纸产生的环境因素分析
《中国出版》2011年第24期56-58,共3页李磊磊 
德意志地区是欧洲近代早期报纸的发源地。本文试从经济、社会发展、邮政系统的成熟、印刷技术的革新以及近代早期新闻传播活动的积累,回顾欧洲近代早期报纸的产生过程。
关键词:近代早期报纸 德意志 古登堡印刷术 
辛亥革命时期的武汉报业被引量:1
《中国出版》2011年第19期21-23,共3页邓涛 
武汉是中国近代报纸创办最早的地区之一,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首份报纸《昭文新报》便是“汉口造”。在晚清武汉的50多种报纸中,除部分为官报和民办商报外,其余多数掌握在革命派手中。辛亥前后,武汉报界中的“革命者”有《大江报》等...
关键词:辛亥革命时期 武汉 近代报纸 报业 《大江报》 历史局限性 中国人 革命派 
中国近代报纸的纠错机制——以新记《大公报》的更正类栏目为例被引量:3
《中国出版》2011年第6期66-68,共3页陈志强 傅小朋 
及时地更正失实报道,是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之一。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中国近代报纸在法律规定以及借鉴西方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确立了以更正为主的报纸纠错机制。虽然报纸还没有设立固定的纠错栏目,但自我纠错已成为许多近代报...
关键词:报纸纠错 更正 责任意识 新记《大公报》 
“综合编辑法”与中国近代报纸新闻的转换被引量:4
《中国出版》2009年第Z3期116-118,共3页陈志强 
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些报纸的新闻版面有了明显的变化:重要新闻被安排在重要位置,而且把与该新闻事件有关的材料综合处理成新闻专题。这种最早由天津《大公报》采用的新闻编辑方式,改变了没有目的、简单堆砌新闻的传统编辑方法。多角度...
关键词:综合编辑法 近代报纸 新闻编辑 《大公报》 
我国报纸内容演变探析——从古代邸报到近代报纸被引量:4
《中国出版》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赵晓兰 
关键词:中国古代 近代报纸 邸报 报纸内容 封建王朝 演变 传播信息 开元年间 
我国报纸版面演化轨迹探源被引量:2
《中国出版》2005年第5期49-50,共2页腾抒 
关键词:报纸版面 演化 轨迹 探源 《开元杂报》 版面创新 新时期 原始形态 古代报纸 版面形式 近代报纸 现代报纸 版面风格 多版化 彩色化 代表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