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缘系

作品数:12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亚丽王小星李潮海郑跃进席章营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南农业科学》《中国农学通报》《作物育种信息》《玉米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SSR标记分析玉米P-162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4
《玉米科学》2015年第4期33-37,共5页彭富海 龙声卫 郭仲举 李源念 
"贵州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黔西南州综合实验站"(GZCYTX2013-07004);"青贮杂交玉米盘江7号示范应用"(黔科合农字[2013]5087号);"饲料玉米盘江7号种植青贮与养羊技术示范推广应用"(黔科合农字[2013]11号);"贵州山区玉米小麦等抗旱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BAD40B03-1);"黔西南州主要粮食经作物抗旱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NY[2010]3081号)
利用SSR标记技术分析47个玉米P-162近缘系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P-162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22对多态性较好的随机引物中共检测到154个等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3~12个,平均7.48个。利用UPGMA聚类分析法将供试自...
关键词:玉米 P-162近缘系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郑单958双亲近缘系配合力分析被引量:1
《种子》2013年第11期89-93,共5页董朋飞 周卫霞 张谋彪 吕军朋 李潮海 
试验选用自交系郑58及其5个近缘系和自交系昌7-2及其5个近缘系,共12个自交系为材料,采用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组配的36个杂交自合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A 1、B 5是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可以直接利用;A 2×B 1、...
关键词:郑单958 近缘系 配合力 
浚9058玉米自交系与5个分离提纯系的遗传特性及杂交后代性状差异比较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第7期56-59,共4页张守林 鹿红卫 秦贵文 朱自宽 徐国举 程立新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081100110400)
以玉米自交系浚9058及5个分离提纯近缘系为材料,研究了浚9058与5个分离提纯的近缘系及其杂交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半马齿型9058自交系在产量、农艺性状、生理性状等方面优于浚9058、马齿型9058、半硬粒...
关键词:玉米 近缘系 产量 
玉米自交系掖478及其近缘系性状差异的研究 Ⅰ掖478及其近缘系幼苗及植株性状的差异被引量:2
《种子》2009年第9期74-75,共2页郑跃进 张富厚 孟超敏 侯典云 孙招 
河南省科技厅拉技成果转化项目(082201110026)
选用8个不同来源的掖478玉米自交系,通过田间试验调查其子叶形状、幼苗鲜(干)重、叶片数目、株高、穗位、雌穗花丝颜色和雄穗穗部性状等,结果表明:8个掖478自交系的子叶形状分为两种类型,即拇指形和梭形;幼苗鲜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干重...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掖478 近缘系 性状 
8个掖478玉米近缘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分析被引量:4
《河南农业科学》2009年第8期22-25,共4页郑跃进 郑奇君 孟超敏 张富厚 侯典云 李明 
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082201110026)
选用丹340、郑22、868作父本,8个掖478自交系近缘系作母本,采用NCⅡ设计组配24个杂交组合,对24个F1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24个组合9个性状的F检验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个父本自交...
关键词:玉米 自交系 掖478 配合力 遗传分析 
玉米昌7-2近缘系遗传多样性及其配合力分析被引量:6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50-154,共5页李潮海 赵亚丽 王小星 王群 杨青华 汤继华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424090006)
采用SSR分子标记和NCⅡ交配设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4个昌7-2近缘系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与Reid群的配合力和杂交组合的产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昌7-2近缘系间存在遗传多样性,安昌7-2、甘昌7-2和新7红三者之间的遗传距...
关键词:玉米 近缘系 遗传多样性 SSR标记 配合力 
玉米昌7-2近缘系及其杂交后代性状比较分析被引量:2
《玉米科学》2008年第1期47-51,共5页赵亚丽 李潮海 王小星 王群 杨青华 汤继华 
以4个昌7-2近缘系为材料,研究了昌7-2近缘系及其杂交后代性状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浚928的株高、穗位高、叶向值等形态性状的改良效果优于安昌7-2和甘昌7-2,新7红的改良效果最差,安昌7-2的形态性状优于甘昌7-2,且杂交组合间形态性状...
关键词:玉米 近缘系 性状 产量 
早籼稻浙106与近缘系的主要遗传鉴别方法研究被引量:2
《种子》2006年第6期6-9,共4页俞法明 严文潮 刘庆龙 富田桂 小林麻子 金庆生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优质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项目"(011102471);日本国福井县国际友好交流协作基金资助项目
对遗传背景较为接近的不同近缘系水稻品种的鉴别是水稻育种和种业部门常常遇到的问题,本文为了明确早籼稻浙106和近缘系浙205、浙206、浙207共4个品种(系)的主要遗传差异,利用形态标记鉴别技术和SSR分子标记鉴别技术对4个品种(系)的主...
关键词:水稻 浙106 近缘系 形态标记 SSR分子标记 鉴别 
早籼稻近缘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与SSR标记鉴定被引量:1
《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3期67-70,共4页俞法明 严文潮 刘庆龙 张小明 鲍根良 富田桂 小林麻子 金庆生 
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优质专用水稻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项目"(011102471);日本国福井县国际友好交流协作基金资助项目。
以早籼稻浙106与近缘系浙205、浙206和浙207共4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农艺性状为观测指标的形态标记鉴定技术和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对4个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基因组DNA进行性状考查。结果表明:4个材料具有各自所特...
关键词:早籼稻 浙106 近缘系 SSR 农艺性状 鉴定 
现阶段我国水稻种质研究的策略
《作物育种信息》2005年第4期11-12,共2页
为保持我国水稻科学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借鉴国际上目前种质研究的新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水稻种质研究必须解决好研究与应用脱节、实用化不够和稻米用途分工不细等问题。主要策略是:种质发掘多途径从改良的品种或品系、...
关键词:水稻种质 稻种资源 野生稻资源 科学研究 有性杂交 化学诱变 新成果 实用化 近缘系 新种质 国际 改良 发掘 稻米 回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