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指代词

作品数:47被引量:11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璐曹炜洪波梁忠东洪波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南开大学玉林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汉语研究》《汉字文化》《咬文嚼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语文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敦煌变文的近指代词被引量:5
《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30-36,共7页吴福祥 
敦煌变文的近指代词吴福祥零引言0.1本文以《敦煌变文集》为调查对象,讨论敦煌变文的近指代词,并在此基础上粗略地考察唐五代近指代词的使用情况,旨在为唐五代指代词的研究提供一些材料和初探性意见。0.2本文共分四节。第一节...
关键词:近指代词 敦煌变文 《祖堂集》 “这” 晚唐五代 《寒山子诗集》 王梵志诗 《景德传灯录》 使用情况 变文字义 
试析“这”(者、遮)字早期用例和作用
《语文研究》1994年第4期25-27,共3页陈卫兰 
试析“这”(者、遮)字早期用例和作用陈卫兰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近指的代词“这”产生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一直在通俗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用法渐趋完善。最初“这”的字形不固定,也可以写成“者、遮”等。在宋元平话和金元曲里就...
关键词:“这” 古代汉语 近指代词 现代汉语 唐五代 用例 量词 判断词 用法 《庐山远公话》 
《孟子》的指示代词被引量:5
《语文研究》1993年第4期16-23,15,共9页崔立斌 
0 本文对《孟子》中的指示代词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我们将《孟子》的指示代词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特指与泛指代词、谓词性指示代词、特殊的指示代词、不定指示代词和辅助性指示代词等七类。 1 近指代词《孟子》中表近指的指示...
关键词:指示代词 孟子 近指代词 语法功能 语法意义 远指代词 现代汉语 指称事物 谓词性成分 宾语 
“这”的功能嬗变及其他被引量:14
《语文研究》1988年第1期17-21,共5页叶友文 
“这”在它的历史初期只能作修饰成分,即只具连体性功能。“这”从连体性功能发展为独立作主语的功能(下称独立性功能)有一个“这×→这”的变化过程。×因地域而不同。在中原以南的部分地区,×=个;在元代大都,×=的。“这×→这”嬗变...
关键词:性功能 连体性 单独作主语 近指代词 梅县话 敦煌变文 语法意义 张协状元 朱子语类 元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