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诗

作品数:263被引量:26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曹翔李振中胡云张娜方梅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杭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王梵志诗的诙谐幽默风格
《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储晨 梅向东 
王梵志是我国初唐时期的诗僧,他所做的诗歌多劝人为善,传播佛教思想。他的诗歌多诙谐幽默风格,主要表现在逻辑的错位反差,夸张、比喻、对比等手法的运用以及俗字俚语的使用。他的诗歌诙谐幽默风格的成因有他独特的消解苦难的心理机制和...
关键词:佛教 王梵志 诙谐幽默 文人心态 
寒山诗与王梵志诗人称代词系统比较研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姜为怡 
寒山诗和王梵志诗作为唐代白话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口语人称代词系统的一些特征。将寒山诗代词系统与王梵志诗人称代词系统进行对比,从三身代词的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对比与解释,爬梳总结唐代口语人称代词系统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
关键词:寒山诗 王梵志诗 白话诗 人称代词 唐代口语 
从王梵志诗看唐代平民日常生活与生存状态
《今古文创》2023年第46期66-68,共3页杨德丽 
王梵志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平民日常生活,描绘民间风俗,呈现了一个在同期文人诗中从未见过的立体而真实的民间。从王梵志诗中,大家可以了解当时平民的日常饮食生活,得知合食现象已经在民间广泛存在,看到贫富差距在衣着上的体现。本文通过...
关键词:王梵志 饮食 服饰 平民生活 生存状态 
王梵志诗的文学史意义
《敦煌学辑刊》2023年第3期123-132,共10页戴莹莹 邹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隋唐五代佛教文学史”(11JJD750018)。
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王梵志诗的创作实践呈现出一种“前人没有注意的传统”。这种传统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取材选题、语言系统、描写技法、意象编联、体式韵律。从诗歌内部来看,它“零距离”地描摹、刻画唐代民间...
关键词:王梵志 白话诗 俗文学 宗教文学 文学史 
浅探《王梵志诗》中的古今异义词
《花溪》2023年第17期0080-0082,共3页苏怡杨 
王梵志诗是来自民间土壤的白话诗,它以广阔的社会内容、通俗的语言表达在唐五代诗中独树一帜,其中一些特殊的词语在古今意义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古今异义这一角度分析和探讨,可从中展现唐五代俗语或疑难词语的部分面貌。
关键词:王梵志 唐五代 词义演变 习语 
王梵志诗的审丑现象研究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66-68,共3页陈蕾 
诗歌是诗人抒写情志的重要载体,其中“含蓄蕴藉”是我国诗歌的主要表现原则。然而,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王梵志诗却以白描、叙述、议论、口语化的方式赤裸裸地“揭丑”,使“丑人”“丑事”“丑物”在王梵志诗中大放异彩,以此将“假丑恶”的...
关键词:王梵志诗 审丑 成因探究 美学价值 
王梵志诗的劝惩意义及“忧生乐死观”原因探析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9-63,共5页杨云清 
王梵志诗中有部分涉及死亡的诗句被解读为梵志诗“忧生乐死”思想的反映,学者多认为这是受现实苦难压迫而展现出的一种反常思维。作为“菩萨示化”的王梵志为引导众生脱离苦海,故以“念死”这样的激切之法为接引众生之方便,显示出一位...
关键词:王梵志诗 忧生乐死 劝世度人 
敦煌文书P.2607《勤读书抄》考辨
《形象史学》2021年第2期87-104,共18页刘婷 
法藏敦煌文书P.2607《勤读书抄》(见图1),前全后缺,长168.2厘米、高29.8厘米,存73行,每行10到20字不等;背面(见图2)有"王梵志诗一卷""孟春犹寒""兄弟须""岁戍诫天成一月"等约13行,定名《杂写》。^(1)P.2607号文书最早由王重民先生作跋文...
关键词:王重民 敦煌文书 王梵志诗 
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俗语诗
《云冈研究》2021年第4期88-96,共9页杜成辉 胡玉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应县木塔辽代秘藏综合研究”(13YJAZH017);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武则天与巴蜀文化研究”(SLQ2019A-10)
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俗语诗,主要保存在讲经文性质的《大方广佛花严经疏序、劝善文合册》和《杂抄》等经卷中,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语言质朴明快,比喻形象生动,继承了唐代俗语诗的风格,更为通俗易懂,说服力强,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关键词:应县木塔秘藏 辽代 俗语诗 王梵志诗 
苦难、戏谑、信仰--王梵志诗的底层书写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龙世行 
王梵志诗流行于唐宋两朝,元明以后销声匿迹,敦煌石室的打开使王梵志诗得以重见天日,引起海内外敦煌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和广泛关注。梳理王梵志诗的底层书写内容,归纳总结其特点,可以为今后王梵志诗的进一步研究寻找新思路。诗人用白话描...
关键词:王梵志诗 底层书写 人性 信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