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戏

作品数:109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吴靓孔庆夫戴滨霞魏莉汤洁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武汉音乐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江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短评集锦(九)——评荆州花鼓戏《米爹》
《艺海》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翁婷皓:荆州花鼓戏《米爹》呈现了农村现实的复杂性和人物的权衡抉择困境。在城镇化浪潮冲击、青壮年外出务工和土地撂荒的背景下,主人公米爹,这位一辈子以土地为伴的老支书成为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对土地的眷恋与忧思,维系着...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情感纠葛 土地撂荒 时代变迁 内在张力 城镇化 情感与理智 情感纽带 
第三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短评集锦(五)——评荆州花鼓戏《红荷》
《艺海》2024年第4期15-19,共5页 
胡西北:观看了荆州花鼓戏《红荷》,别有一番风味。该剧以保护红军的后代为主线,把红军家属夏荷花的命运融入革命历史的大洪流之中。整出戏将亲情、爱情、友情有机糅合,步步为营,扣人心弦。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感受有三:首先,编剧在继承...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戏曲程式 红荷 向传统学习 文采飞扬 剧目展演 编剧 
洪湖市:打造安全宣传的“水乡模式”
《湖北应急管理》2023年第8期26-27,共2页袁聆彬 王一琼 
为近30万户家庭发放《告全体市民的一封信》,在全市人流密集地段张贴安全年画,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荆州花鼓戏”搭台开唱……每逢年关等农闲时期,洪湖市便抓准时机,如火如荼地开展安全宣传工作。“我们把洪湖...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万户 安全宣传 局党委副书记 荆州花鼓戏 宣传模式 公共场所 一封信 
走近沔阳花鼓戏
《创新作文(小学3-4年级)》2023年第5期31-31,共1页
沔阳花鼓戏形成于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1954年改名为“天沔花鼓戏”,1981年5月定名为“荆州花鼓戏”。它的唱腔主要来源于当地民歌、小曲和渔鼓等,同时也吸收了楚剧、汉剧等的音调。其腔调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九十...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戏剧台词 汉剧 渔鼓 楚剧 沔阳 高腔 艺术风格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荆州花鼓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监利县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据《监利县志》记载,荆州花鼓戏在监利南部被称为地花鼓子,清代前期盛行的“打高跷花鼓”是该剧的雏形。咸丰前后,东荆河两岸出现“七慌、八忙、九停当”(七、八、九指人数)...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花鼓子 东荆河 清代前期 监利县 民国时期 湖北省 
打击乐在荆州花鼓戏表演中的作用
《文学教育》2022年第26期163-165,共3页胡江勇 
在荆州花鼓戏戏曲舞台艺术的表演形式中,无论唱、念、做、打都离不开打击乐的烘托和配合.戏曲舞台表演中打击乐的声响和节奏变化贯穿全局,带动全局,配合表演、唱腔、武打动作的节奏和韵律,渲染情绪,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发展,使得整个...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打击乐 舞台表演 艺术特色 
映日荷花别样红--浅谈荆州花鼓戏《红荷》中夏荷花的人物塑造
《戏剧之家》2021年第36期52-53,共2页付潜芬 
戏曲中的任何角色,都处在特定的环境中。任何一个角色和其他的剧中人物都交织在不同的矛盾之中,只有掌握了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人物矛盾,并从人物的思想个性出发,所产生的一切舞台行动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本文以荆州花鼓戏《红荷》中...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现实主义 舞台表演 戏曲艺术 
浅谈扮演荆州花鼓戏《赵氏孤儿》中程武的体会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21年第31期48-49,共2页王欢 
荆州花鼓戏以往叫做土花鼓子、推车花鼓、中路子花鼓等,1954年定名为天沔花鼓,1981年又改名为荆州花鼓。荆州花鼓戏唱腔优美,乡土气息浓郁,深受江汉平原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演出经历,简要谈谈荆州花鼓戏《赵氏孤...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赵氏孤儿》 戏曲表演 
情节·情感·情境·情怀 荆州花鼓戏《红荷》观感
《中国戏剧》2021年第6期28-29,共2页罗松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湖北省花鼓戏艺术研究院演出的红色题材荆州花鼓戏《红荷》的独特视角令人印象深刻。该剧以红军主力西征造成当地反动势力反扑为背景,讲述红军嫂夏荷花身怀有孕,为保红军后代平安降生,经历被卖妓院、和师...
关键词:荆州花鼓戏 红荷 假结婚 红军主力 红色题材 
戏无奇不传 谈红色题材荆州花鼓戏《红荷》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21年第6期30-31,共2页徐中兵 金鑫 
地处江汉平原腹地的潜江,是一块红色之地、英雄之地。这里走出了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刘静庵,走出了民国元勋李书城和中共创始人、"一大"代表李汉俊(红色革命兄弟"两李"),走出了中国现代戏剧泰斗曹禺等。同时,这里也是土地革命时期的湘鄂西...
关键词:李汉俊 江汉平原腹地 土地革命时期 荆州花鼓戏 中国现代戏剧 周逸群 李书城 廖汉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