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冬8号

作品数:29被引量:7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民生张华张福胜周印富孙家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市种子管理站更多>>
相关期刊:《麦类作物学报》《作物育种信息》《农家顾问》《科学时代》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使命担当,擎起民族种业大旗
《农村科学实验》2019年第3期14-14,共1页科技日报 
“玉米京科968、小麦京冬8号、西瓜京欣2号、大白菜京秋4号、西葫芦京葫36号、彩椒京甜3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成果转化与推广处处长秦向阳掰着手指头一算,惊喜地说,“没想到有35个入选了啊。”
关键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种业 民族 京冬8号 京欣2号 成果转化 京甜3号 大白菜 
冀东地区种植密度对小麦京冬8号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5
《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第5期667-673,共7页韩金玲 杨晴 周印富 王文颇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8S10);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220202D-2);唐山市科技支撑项目(12120202A)
为明确冀东地区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抗倒伏能力和产量的影响,于2011-2013年度以当地推广的冬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材料,设每公顷375万、525万、675万和825万株4个种植密度处理,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小麦茎秆质量、抗倒伏指数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
关键词:冀东地区 冬小麦 种植密度 抗倒伏能力 产量 
施氮量对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农家顾问》2014年第4期34-34,共1页蔡瑞国 
为给冀东地区小麦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以高蛋白质品种京冬8号和低蛋白质品种宝麦38为材料,设置每公顷0、120、240、360千克施氮水平,
关键词:干物质积累 小麦 施氮量 产量 低蛋白质 京冬8号 高蛋白质 高产栽培 
种植密度对京冬8号和济麦22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20-24,共5页杨树宗 刘玲敏 张敏 王文颇 武宝悦 周印富 李彦生 蔡瑞国 
"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BAD16B08);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2220202D-2);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C2011407011);唐山市科技支撑项目(项目编号:12120202A);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YB006)
为确定冀东地区小麦种植密度对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选用京冬8号和济麦22为供试材料,设计4个种植密度水平(基本苗数量分别为300万,450万,600万,750万株/hm2),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小麦单株生产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关键词:冬小麦 种植密度 单株生产力 籽粒产量 
冬小麦品种——轮选519
《天津农林科技》2013年第2期22-22,共1页唐伟 李爱林 
轮选519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选育优于京冬8号的矮秆和高产新品种为目标,以矮秆品种太原768为母本,以北部冬麦区丰产和早熟的主推品种京冬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在京津两地进行异地培育,经过5次单株选择,3a产量鉴定和...
关键词:冬小麦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 品种比较试验 京冬8号 科学研究所 单株选择 产量鉴定 
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
《麦类作物学报》2012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张立全 李向龙 张晓东 
冬小麦新品种京生麦1号亲本组合为“京单96—3619×京冬8号”。该品种2006年秋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区域试验预试,2007—2008年度和2008—2009年度连续两年参加北京市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0年4月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委员会...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品种审定委员会 区域试验 北京市 京冬8号 亲本组合 生产试验 麦高 
小麦新品种——“津麦0109”
《天津农林科技》2011年第1期13-13,共1页李国志 杨晓斌 刘学中 王红霞 段宏伟 
产量表现2008~2009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2.0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8.61%.增产极显著,居14个参试品种第七位:2009~2010年天津市冬小麦区域试验,667m^2平均产量471.45kg.较对照京冬8号增产13.29%,增...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产量表现 区域试验 京冬8号 参试品种 冬小麦 天津市 生产试验 
对天津市小麦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探讨被引量:1
《种子世界》2010年第10期1-1,共1页田春雨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我国耕地面积越来越少的现实面前,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和良种的推广应用,将担负起实现粮食安全目标的重任。1997~2006年天津市小麦主要种植的品种为京冬8号,通过10年种植,京冬8号品种已经混杂,种性...
关键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天津市 小麦 京冬8号 单产水平 生产水 耕地面积 农业基础 
冀东晚播高产冬小麦京冬8号的钙镁硫吸收特性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10年第3期469-473,共5页吴旭银 吴贺平 李彦生 周印富 张淑侠 
河北省科技厅"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6220103D)
为了明确冀东地区晚播冬小麦营养元素吸收特性,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冀东地区晚播高产冬小麦京冬8号Ca、Mg、S吸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在8 111.5 kg.hm-2水平时,平均每生产100 kg籽粒,植株需吸收Ca 1...
关键词:冬小麦 晚播    吸收特性 
冀东晚播冬小麦(京冬8号)生长动态
《科学时代:下》2010年第5X期209-209,共1页高波 
我国小麦获得高产栽培的重要条件便是适期播种。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复种指数的提高,河北省晚播冬小麦面积逐年扩大。对于晚播冬小麦的产量,在常规栽培措施下减产十分明显。大多数人认为,晚播小麦有效分蘖少,单株成穗数...
关键词:试验过程 结果分析 讨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