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

作品数:1095被引量:1737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志敏曹承富张英华乔玉强赵竹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25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
《农药市场信息》2025年第5期59-59,共1页杨光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依据玉米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研判分析,预计2025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1.1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7.6亿亩次,病害发生3.5亿亩次。一、趋势预报1.虫害。玉米螟全国发生面积...
关键词:虫源基数 作物布局 虫害发生 偏重发生 玉米病虫害 种植制度 黄淮海 晚播 
施氮量对冬包蛋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2025年第3期386-394,共9页邢俊刚 谢小清 李胜楠 薛丽华 章建新 蒋鹏程 杨浩 刘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433);新疆农业科学院自主培育专项项目(xjnkyzzp-2022001)。
为明确施氮对北疆冬包蛋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调节作用,以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田间设置0 kg·hm^(-2)(N_(0))、75 kg·hm^(-2)(N_(1))、150 kg·hm^(-2)(N_(2))、225 kg·hm^(-2)(N_(3))和300 kg·hm^(-...
关键词:施氮量 冬小麦 极晚播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氮素利用 
河南省郸城县不同播期对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2025年第2期181-184,共4页刘雪峰 
适宜的播期能够使小麦在最佳的气候条件下生长,增强小麦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论文以河南郸城地区种植‘郑麦1860’小麦品种为例,探索了不同播期对小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处理2(10月8日播种)下小麦穗数与产...
关键词:播种时期 小麦 产量 品质 晚播 
播期和播量对超晚播冬小麦基部节间显微结构及抗倒伏指数的影响
《核农学报》2025年第2期377-390,共14页田文强 张强斌 张君 聂凌帆 孙刚刚 王泓懿 张金汕 石书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2021B02002-1)。
为筛选北疆超晚播小麦高产抗倒伏的播期和播量组合,明确小麦基部茎秆显微结构变化特点及其与抗倒伏指数的关系,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3种超晚播期:S1(10月25日)、S2(11月4日)、S3(11月14日),副区设4个播量:P1(337.5 kg·hm^(-2))、P2(...
关键词:播期 播量 超晚播 显微结构 倒伏 
晚播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2025年第1期89-95,共7页柳明阳 张敏 王文政 毕经鑫 张灵鑫 蔡瑞国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2022407015);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2002B007);“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ED0300402-2)。
为探究冀东地区晚播对强筋小麦植株性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选用津农7号和中麦998两个强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播期(D1)、晚播7 d(D2)、晚播14 d(D3)、晚播21 d(D4)、晚播28 d(D5)共5个播期,分析了晚播后强筋小麦植株性状...
关键词:强筋小麦 晚播 产量 品质 冬前积温 
新野县蔬菜茬超晚播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2025年第1期22-22,共1页李雅杰 
新野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中心,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属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光、热、水资源丰富,是全国蔬菜生产十强县,也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常年种植面积约2.33万hm^(2)。新野县自2010年开始试...
关键词:一年三熟 晚播小麦 一年两熟 南阳盆地 大陆性季风气候 轮作模式 北亚热带 蔬菜茬 
匀播增密对适期晚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谢秀荣 张永强 海峰 雷钧杰 吕晓庆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王冀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02002-1,2022B02001-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英才”培养计划(2023TSYCCX0013,2023TSYCLJ00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农”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22SNGGNT062);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乌鲁木齐综合试验站(CARS-0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XJARS-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379,51879267)。
【目的】探究新疆北疆匀播增密对适期晚播冬小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北疆晚播小麦合理密植提供依据。【方法】在冬小麦适期播种期(9月20~30日)内及延迟播种时间(播种期为10月26日,延迟16~38 d),分析在晚播和匀播种植的方式下对...
关键词:冬小麦 晚播 种植密度 群体结构 产量 
晚播小麦栽培技术方法分析
《新农民》2025年第1期91-92,共2页龚芳芳 程相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周期影响的加剧,为解决晚播小麦栽培中遇到的种植时间和生长条件变化的挑战,本文对晚播小麦栽培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对晚播小麦种植时间与地区适应性、土壤管理、种子选择与处理、“一喷三防”病虫害管理、...
关键词:晚播小麦 小麦 栽培技术 
播量对超晚播冬小麦基部节间性状、机械强度及倒伏率的影响被引量:1
《麦类作物学报》2024年第11期1482-1494,共13页田文强 张强斌 王泓懿 孙刚刚 聂凌帆 张君 连世昊 张金汕 石书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2021B02002-1)。
为探究北疆超晚播栽培方式下小麦基部节间结构特点及播期和播量的最佳组合,以新冬18号为试验材料,设D1(10月25日)、D2(11月4日)、D3(11月14日)3个超晚播期及M1(7.50×10^(6)粒·hm^(-2))、M2(1.00×10^(7)粒·hm^(-2))、M3(1.25×10^(7...
关键词:播期 播量 超晚播 冬小麦 基部节间 倒伏 
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对金麦1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33-37,共5页张国红 王婧 王若楠 汪娟梅 高福莉 王云奇 张彩虹 张睿 
陕西省小麦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NYKJ-2022-YL(XN)10);粮食生产能力提升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NYGG001)。
2022-2023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曹新庄试验农场以推广新品种金麦1号小麦为材料,研究了晚播条件下不同密度(3.0×10^(6)株/hm^(2)、4.2×10^(6)株/hm^(2)和5.4×10^(6)株/hm^(2))对其分蘖、群体结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效应。结果表明:...
关键词:小麦 晚播 密度 群体结构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