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样板戏

作品数:60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王学仲戴嘉枋张嘉宁王秀庭汪人元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音乐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戏友》《艺术科技》《中华戏曲》《民族音乐》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守”“创”之间:京剧“样板戏”唱腔音乐结构的革新
《戏曲艺术》2025年第1期121-133,共13页王秀庭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戏曲史·山东卷”(18ZD11)。
京剧“样板戏”音乐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其音乐结构的守正与创新发展。其“守正”主要是坚守住了传统京剧成套唱腔音乐结构,其“创新”主要是创造了唱腔音乐的新布局。京剧“样板戏”音乐主创人员遵循了京剧剧种音乐的特质,掌握了戏曲程...
关键词:样板戏 唱腔音乐结构 守正 创新 
国家引导、集体协作与个体表达:京剧“样板戏”音乐的创作机制研究
《音乐教育与创作》2024年第12期89-94,共6页黄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京剧‘样板戏’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YJA760023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和人物访谈探索了现代京剧“样板戏”音乐的创作机制,集中研究了国家政策、集体协作和个体创新如何影响其独特创作模式。国家政策对于确定艺术创作的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集体合作的策略性增强了创作过程的组织性和效...
关键词:京剧“样板戏”音乐 国家政策 集体协作 个人创新 创作机制 
京剧“样板戏”唱腔的音乐符号学解读
《戏剧之家》2024年第33期16-19,共4页黄琼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京剧‘样板戏’音乐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8YJA760023。
京剧“样板戏”通过对声腔、节奏、音域、速度等音乐元素的符号化处理,塑造了具有政治象征意义的英雄形象。本文运用音乐符号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唱腔中旋律、节奏等作为“能指”的音乐形式如何传递革命精神与集体主义等“所指”的政治...
关键词:革命话语 现代京剧 流派 革命派 音乐符号学 
京剧样板戏乐队编制与西方歌剧管弦乐队编制的对比——以歌剧《图兰朵》为例
《戏友》2023年第6期36-38,共3页张畅 
一、西方歌剧《图兰朵》的管弦乐队编制歌剧《图兰朵》中,管弦乐队颇具规模,采用了宏伟的三管编制。优美精致的弦乐组,细腻抒情的木管组,凝重辉煌的铜管组,锦上添花的打击乐组,普契尼在乐器的使用上可谓是丰富多彩。此外,他还融合了许...
关键词:管弦乐队 西方歌剧 普契尼 中国锣 打击乐 乐队编制 管钟 音响效果 
京剧样板戏乐队编制与西方歌剧管弦乐队编制的对比--以歌剧《图兰朵》为例
《黄河之声》2023年第19期164-166,共3页张畅 
京剧样板戏,是传统京剧的一次重大改革,在保持了原有其传统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对声部的主次关系进行了重新的编排,并增加了西洋管弦乐队,形成了中西混合乐队的新编制。样板戏中融入了大量的艺术成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戏曲,西方...
关键词:歌剧 图兰朵 京剧样板戏 管弦乐队 乐队编制 
浅谈京胡演奏对"京剧样板戏"音乐的影响
《上海轻工业》2023年第3期71-73,共3页张涵 
京胡又叫胡琴,是中国传统乐器中的一种,作为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而闻名,从早期的"随腔保调、东拉西唱",到今天京剧音乐伴奏的"准而精细,奏有定谱";从"单一简略"的京剧曲调到今天"花繁巧难"的京剧乐曲,再到京剧的"蜕变",都从侧面反映了京...
关键词:京胡 "样板戏" 影响 
地方剧种移植京剧“样板戏”的个案研究——豫剧《红灯记》唱腔分析
《艺术科技》2018年第1期79-80,共2页陈晓娟 
京剧"样板戏"是戏曲发展史中不可忽视的现象,这些剧目不仅给经历当时的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且对京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也蔓延到了其他剧种。20世纪70年代,京剧"样板戏"创作与演出持续升温,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样...
关键词:戏曲 豫剧 “样板戏” 
以史鉴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创作之“失”的若干思考被引量:1
《艺术百家》2016年第2期96-103,共8页王秀庭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京剧器乐曲牌研究"(项目编号:15BB024)阶段性成果之一
京剧"样板戏"在艺术上最为突出的成就是音乐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肯定,这些好的方面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同时也存在一些失当的地方,而这些失败的弊端同样可以作为今后的教训来吸取。文章主要从其"三突出"阴影笼罩下的音乐模式化,遏...
关键词:戏曲艺术 戏曲音乐 京剧 样板戏 京剧音乐 伴奏 音乐模式化 
论京剧“样板戏”《沙家浜》音乐版本的变异(下)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75-177,共3页张嘉宁 
四、第三、四版《沙家浜》剧本与音乐1967和1971版《沙家浜》,是在第二版《沙家浜》(1965年)基础上的细化。(一)1967版《沙家浜》1967版在修改中正处于"三突出"原则形成的萌芽期,虽受到"三突出"原则的影响,但对其影响较小,只是...
关键词:《沙家浜》 三突出 人物形象 五场 阿庆嫂 芦荡火种 戏剧艺术 《东方红》 刁德一 沙家浜 
革命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与移植藏戏《红灯记》经典唱段比较研究被引量:1
《西藏艺术研究》2015年第4期65-70,共6页于晓菲 
文革年间是一个样板戏风靡的时代,名列八大革命样板戏之首的《红灯记》家喻户晓,被藏戏、秦腔、豫剧、维吾尔剧等各类剧派广泛移植。该剧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李玉和一家三代,为向游击队转送密电码而前仆后继、与日寇不...
关键词:藏戏 京剧 红灯记 比较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