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后路

作品数:402被引量:1170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宇潘胜发周非非张凤山刘忠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第二军医大学河北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实用骨科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实用骨科杂志》2022年第9期821-826,共6页吴学元 郝崔培 凌鸣 靳占奎 孙正明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M-517)。
目的探讨采用颈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寰枢椎脱位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24~71岁,平均(49.50±13.00)岁。根据术前颈椎动力位片评估、...
关键词:寰枢椎脱位 内固定 后路 复位 疗效 
经皮后路脊柱内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实用骨科杂志》2021年第1期56-60,共5页卢正操 丁宇 付本生 张建军 崔洪鹏 蒋强 
首都临床诊疗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Z191100006619028)。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优点,以及开展颈椎内镜初期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采用经皮脊柱内镜下椎间孔切开减压术治疗的前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 脊柱内镜 椎间孔切开减压 颈后路 
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在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病的应用初探被引量:3
《实用骨科杂志》2018年第11期961-966,共6页杨立进 陈博来 林涌鹏 李永津 
目的探讨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技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在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脊柱科收治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
关键词:经皮内窥镜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邻近节段退变 临床疗效 
局麻下颈后路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被引量:4
《实用骨科杂志》2018年第9期824-827,共4页常成兵 甄瑞鑫 暴海洋 苗伟 高正添 员文静 陈宾 
河北省卫生厅指令课题(20150019)
目的探讨局麻下颈后路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科室采用局麻下颈后路钥匙孔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6例。其中男性20例,年龄40~81岁,平均57.1岁...
关键词:局麻 颈后路 钥匙孔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实用骨科杂志》2017年第6期487-491,共5页杨建伟 张蒲 富灵杰 谢幼专 赵杰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产学研医合作,椎体间融合器关键技术研究(13DZ1940802)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疗效。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83例,其中男63例,女20例;年龄25~78岁,平均58.5岁。所有患者均伴有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8例,C级32例,D级29例。...
关键词:颈椎过伸伤 手术治疗 颈前路 颈后路 
微型钛板与带线螺钉在颈后路手术中应用的疗效对比被引量:8
《实用骨科杂志》2016年第3期246-250,共5页张邵军 李会军 庞伟峰 李东利 苏巍 姚栋 郭大兴 齐峰 
目的比较Arch微型钛板固定与带线锁定螺钉悬吊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06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手术治疗的47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开门节段均为C_(3~7)。...
关键词:颈椎病 后路单开门 Arch微型钛板 
两种环氧化酶抑制剂在颈椎板成形术后的对比研究
《实用骨科杂志》2014年第8期720-723,共4页杨登峰 王舰 王盛海 
2012年陕西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标项目(2012E8)
目的:评价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早期应用非选择性环氧化酶阻滞剂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镇痛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前瞻性、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
关键词:环氧化酶抑制剂 多模式镇痛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颈后路APOFIX内固定加颗粒状植骨治疗齿状突骨折被引量:4
《实用骨科杂志》2004年第3期197-199,共3页杨云平 王宇飞 杨柯颖 贺玉彪 陆晓涛 张伟 熊志宏 李光全 
目的 探讨颈后路 APOFIX内固定系统加颗粒状植骨治疗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对 8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颈后路 APOFIX内固定系统固定 ,并行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结果  8例均获 3~ 18个月随访 ,未见椎板夹松动、脱出及断裂 ...
关键词:颈后路 APOFIX系统 内固定 颗粒状植骨 齿状突骨折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