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污染

作品数:633被引量:3638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俊奇车伍李海燕李田张伟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建筑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河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植草沟控制城市径流污染研究进展被引量:6
《应用化工》2020年第7期1776-1779,1785,共5页章泽宇 骆辉 胡小波 王印 荆肇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L02B0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15-K7-012)。
综合分析了植草沟的利用现状、水力效应、植草沟水质处理效果及机理。植草沟能一定程度削减雨水径流量,降低径流中总悬浮固体(TSS)、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浓度。植草沟主要通过沉淀、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生物降解等作用去...
关键词:植草沟 径流污染 净化 结构形式 机理 
透水沥青路面净化雨水径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应用化工》2019年第7期1710-1714,1719,共6页章泽宇 骆辉 荆肇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L02B0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2015-K7-01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论述城市路面地表径流水质的污染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典型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形式,分别针对透水沥青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结构形式对雨水净化效果进行论述总结,探讨了透水沥青路面对雨水径流中污染物的去除机理,并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透水沥青路面 径流污染 净化 结构形式 机理 
乡村散养家禽场地径流污染物出流规律研究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18年第5期121-125,135,共6页张忠祥 费一鸣 傅大放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资助项目(2015BAL02805);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PAPD)
乡村散养家禽场地径流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分散不易控制,对水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而摸清该类径流的污染特征是开展相关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为此研究了散养家禽场地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出流规律,并初步分析了降雨特征...
关键词:乡村散养家禽 径流污染 事件平均浓度 初期冲刷效应 
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年负荷预测方法的开发——以镇江古运河为例被引量:6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8期1381-1386,共6页周明涛 胡旭东 张守德 高家祯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区生态保护与入库泥沙调控关键技术与示范"(2012BAC06B02);三峡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4CX019)
在对镇江古运河2009-2013年的降雨量、降雨径流污染物量监测的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建立降雨量-径流污染方程,并采用灰色理论对未来降雨量进行预测,进而得出降雨径流面源污染年负荷值。结果表明:2014-2020年间,镇江古运河降雨径流中污染...
关键词:降雨径流 面源污染 降雨量-径流污染物方程 灰色理论 
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被引量:6
《贵州农业科学》2014年第10期248-251,共4页刘燕 夏品华 郑钧宁 张俊美 林陶 薛飞 寇永珍 
贵州省社发项目(SY20123016);国家科技支持计划(2011BAC02B02);贵阳市社会发展攻关项目(201110370)
为选择适合喀斯特山区河岸带修复的植物种类及其配置模式,构建了白花三叶草、高羊茅、金叶女贞3种植物及其不同配置模式的缓冲带试验基地,开展农田径流总氮(TN)、总磷(TP)、固体颗粒悬浮物(SS)的截留净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及配置...
关键词:河岸缓冲带 植物 配置模式 径流污染 面源污染 净化效果 
居住小区改造中雨水集蓄利用与低影响设计实例被引量:3
《给水排水》2014年第7期70-73,共4页余国文 王万琼 汪维 周长波 张映鹏 章北平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05B02)
以上海市区某居住小区改造中雨水集蓄利用与低影响设计为例,介绍了绿屋顶、低位绿地及透水性铺装等低影响设计技术在小区改造中对不同下垫面雨水径流的集蓄与利用。预测结果表明:经低影响设计改造后区内雨水蓄渗能力增强,地表径流总量...
关键词:雨水 径流量 集蓄利用 低影响设计 径流污染负荷 居住小区 
管道沉砂用作雨水花园土壤改良材料的可行性被引量:7
《环境工程学报》2013年第8期3203-3208,共6页邓文珊 李田 王建军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后世博科技专项(2010BAK69B16);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316-001)
以建筑黄砂为对照,采用排水管道清通作业产生的管道沉砂作为提高土壤渗透性能的改良材料,通过模拟土柱实验考察了雨水花园对路面径流污染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装置初始运行阶段,模拟柱中污染物的淋出浓度迅速降低,污染地下水的...
关键词:管道沉砂 雨水花园 渗透速率 径流污染 再利用 
土壤-植物系统对径流污染物截留的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798-804,共7页霍炜洁 周怀东 刘玲花 赵高峰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青年基金项目(环集1339);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村镇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实用技术研发项目(2012BAJ21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项目"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51021006)联合资助
通过比较3种土壤-植物系统,分析确定了植被条件、污染物浓度、进水流量和坡度对地表径流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条件、进水浓度、进水流量和坡度对污染物去除率的影响因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和性质不同而变化;颗粒态污染物SS...
关键词:土壤-植物系统 径流污染物 污染物去除率 
江淮农村生态型排水系统构建及截污作用研究被引量:4
《环境科学》2012年第11期3797-3803,共7页单保庆 李楠 唐文忠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4B01);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08FDZDSF03200);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1027)
以安徽省巢湖北岸牌坊陈村为例,构建了一种由沟渠、水塘和湿地组合而成的生态型排水系统,并研究了该系统对农村降雨径流污染的截控作用.构建的牌坊陈村生态型排水系统实现了污水排放、收集和处理一体化,系统通过各组成单元物理、化学和...
关键词:农村地区 排水系统 径流污染 截留 水质 
生物蓄渗技术控制径流污染的机理与应用
《净水技术》2012年第4期38-42,共5页邓文珊 李田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0BAK69B16-1)
介绍了生物蓄渗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可使出水的悬浮固体、营养盐、重金属、病原菌、油脂等污染物含量较低,并且能显著降低径流量与洪峰流量;生物蓄渗技术除了装置规模的设计外,还存在填料介质的筛选以及植物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生物蓄渗 径流污染 设计方法 介质-植物选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