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阴

作品数:43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吴明志贾锡莲卢秀鸾王勇张再良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中医》《中医文献杂志》《国医论坛》《中国药业》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病条辨》中救阴护阳的理法方药述要
《中医文献杂志》2024年第5期19-22,36,共5页李弘飞 熊益亮 薛含丽 段晓华 
救阴与护阳是《温病条辨》中的重要思想。《温病条辨》中的救阴之法,以坚阴与育阴为救阴之总纲,以复脉辈滋阴敛阳为救阴之特色,强调治疗禁忌以防阴伤,注重愈后养阴;护阳方法以通补阳气,通补督脉为主要特色。在温病发展的过程中,患者的...
关键词:温病条辨 救阴 护阳 吴鞠通 
养阴学说对温病“救阴保津”的影响及应用
《中医文献杂志》2023年第5期44-47,51,共5页高鑫玲 陈明显 傅睿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浙江省中医药科研基金项目(2021ZA035);浙江省陆拯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GZS2020001)
总结养阴学说与温病“救阴保津”的理论渊源,以及温病救阴的经验特色。养阴学说源于《黄帝内经》,是四时养生主要法则之一。历代医家对其理论及临床多有发挥,张仲景、孙思邈、刘河间、朱丹溪、张景岳等论述了养阴学说在伤寒、热病、杂...
关键词:养阴学说 温病学派 源流 救阴保津 临证启示 
探析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被引量:4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483-489,共7页戚瑜清 郑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175);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2NDJC096YB);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青年重点项目(2021QN077);浙江中医药大学2021年度人才专项项目(2021ZR16)。
[目的]探讨伤寒“存津液”与温病“救阴”思想的联系与区别。[方法]比较《伤寒论》与温病代表著作中与“存津液”“救阴”治疗思想相关的治法、方药与病证。[结果]阴液的存失对伤寒与温病均有重要影响,两者联系之处在于,温病医家继承了...
关键词:伤寒 温病 存津液 救阴 治法 方药 
浅析“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22年第9期1314-1318,共5页冯琪琪 叶孟娜 李耀林 张民杰 秦艳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4489)。
叶天士指出:“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强调的不是“津与汗”的治疗方法,而是重视阴精的理念。温病不同阶段,温热病邪伤阴程度不同,顾护调养阴精的重点亦不相同。邪在卫分,温热之邪结聚,郁遏气机,宣降失常,治以辛凉轻清疏透,兼清热生...
关键词:救阴    温病 《温热论》 叶天士 
喻嘉言“治伤寒当以救阴为主”理论探析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年第9期1402-1404,共3页江昀峰 金钊 
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021MS133)-宋兴教授运用风药及芳化药物治疗湿邪所致疑难杂病经验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学科人才科研提升计划(CCYB2021001)-宋兴教授运用宣畅气机法治疗湿邪所致疑难杂病经验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喻嘉言治疗伤寒当以存阴为重的学术思想,提出喻氏之“阴”当为包含津液、精血、血肉形质三层次的“阴分”概念,认为其救阴思想并非局限于使用清热、养阴之剂或者汗吐下等攻伐之法,而是从理论的层面提出了“热邪炽盛,速逐热...
关键词:伤寒 救阴 阴分 喻嘉言 
汪文绮《杂症会心录》疫病辨治特色探析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7期1078-1080,共3页陈雨露 黄辉 
2020年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20-037)-明清新安医家防治瘟疫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7年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重大研究项目(KJ2017ZD22)-新安名医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新安医学流派系统研究;2019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9A0248)-新安医学文化宣教传承场所建设研究。
清代新安医家汪文绮晚年著作《杂症会心录》汇集了汪氏数十年的临证经验,书中对于疾病的辨证析因细致并列医方、医案于后。通过与吴又可、叶天士等医家观点方法的比较,发现汪文绮对疫病的论述颇具特色。其在《杂症会心录》中深入探讨并...
关键词:《杂症会心录》 疫病 邪陷三阴 救阴解毒 汪文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温病救阴防治思想分析被引量:3
《环球中医药》2021年第4期646-648,共3页王宇僖 王彤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应急攻关项目(2020-yjgg-0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写、颁布的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中成药专书,也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有关制造成药的法定处方集,其包含宋代及宋以前医论、方论、医案之精华。本文从治疗思想、治疗方法和控制转变三个方面对...
关键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温病救阴 温邪 祛邪撤热 滋养阴液 保阴存津 补益肾脏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用治热病1例体会
《浙江中医杂志》2021年第3期183-183,共1页俞行 
清代医家叶天士著《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其"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实为经典之语。近日余在1例热病会诊中体会颇深,特记述如下。董某某,女,69岁。2018年12月15日因"发热20余天"入院。患者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素自服"二甲双胍缓释片、瑞...
关键词:热病 救阴 医案 
六经九分法概述(三)——清法三分:凉泄、寒泻与救阴被引量:5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9年第11期44-47,共4页张再良 
将六经九分法中的清法区分为凉泄、寒泻和救阴,分别从诊疗要点、治法方药及后世演变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归纳出相应的基本方、类变方和加减方。
关键词:六经九分法 太阳凉泄法 阳明寒泻法 少阴救阴法 诊疗要点 方药变通 
试从阴阳气化规律谈吴瑭治温热病之救阴法则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19年第3期00201-00201,203,共2页代有羲 张福利 
吴鞠通作为温病四大家之一,其思想远追《内经》、仲景,近宗叶桂,参合实践心得而自成一家。吴氏针对温热病邪“阳化气”伤及阴精,导致体内“阴成形”作用不力而出现阴阳气化功能失调的核心病机,故治疗上主张以泻阳救阴,养阴调节气机,恢...
关键词:温热病 气化 阳化气 阴成形 救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