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毒性

作品数:55被引量:17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李晓华余秀君李虹刘晶高允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迪米那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种植物源性化妆品原料局部毒性试验研究
《毒理学杂志》2023年第6期539-542,545,共5页黄雄俊 陈德明 潘素华 黄丽霞 张梓龙 潘丙珍 乔栖梧 
广州海关2022年科研项目(编号2022GZCK06)。
随着人们对化妆品的健康性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天然的消费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以植物提取物、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等植物资源为原料开发的化妆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追捧。但“天然”不等于安全,植物提取物中的成分众多且提取物成...
关键词:植物源性化妆品原料 皮肤急性刺激试验 皮肤光毒试验 变态反应试验 眼刺激替代实验 安全性 
OECD化学品局部毒性替代方法测试指南最新进展
《香料香精化妆品》2023年第4期1-7,共7页佘媛媛 崔文广 陈田 周利红 
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化妆品监管研究专委会项目(编号2022-Z-H-002);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2DZ2292100)。
《经合组织(OECD)化学品测试指南》是评估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的有效工具,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参考使用。本文对近期OECD针对化学品局部毒性检测新纳入的方法(OECD497、OECD498)、更新的方法(OECD439、OECD442C、OECD494),以及...
关键词:替代方法 化学品 局部毒性 经合组织 
化妆品用原料对羟基苯乙酮的局部毒性研究被引量:10
《香料香精化妆品》2020年第3期56-60,共5页陈田 
利用体外方法对对羟基苯乙酮的局部安全性进行研究,为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依据。所使用的模型或方法包括三维皮肤模型、三维角膜模型、HET-CAM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DPRA直接多肽反应实验、h-CLAT人细胞系活化试验等。结果显示:质量分...
关键词:对羟基苯乙酮 体外方法 化妆品安全性评估 局部毒性 
锝[^(99m)Tc]喷替酸盐注射液单次给药毒性和局部毒性研究被引量:4
《中国药物警戒》2019年第1期18-22,共5页高洁 张伟 李梅 孙鸽 胡波 王若琪 靳洪涛 李建国 
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放射性药物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院基金项目:放射性药物安全评价研究;山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201805D141007)
目的探讨锝[^(99m)Tc]喷替酸盐注射液临床前安全性,为后续放射性药物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ICR小鼠、新西兰兔和豚鼠,分别开展尾静脉注射单次给药毒性实验(对照组、5 550 MBq·kg^(-1)组和925 MBq·kg^(-1)组),血管刺激、肌肉刺...
关键词:99mTc 单次给药毒性 局部毒性 安全性评价 放射性药物 
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局部毒性实验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2015年第28期44-45,共2页顾蕾蕾 刘晶 乔红群 秦欣 
目的观察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局部毒性反应。方法兔耳血管刺激性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1.6 mg/m L)对兔耳血管无刺激性,主动全身过敏及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均为阴性。结论盐酸...
关键词: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 局部毒性 主动全身过敏 
三氯生的急性毒性、局部毒性及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4
《毒理学杂志》2014年第5期413-414,F0003,共3页张鹏 张维 齐丽娟 宁钧宇 庞佶 尤育洲 冯颖 李红 邵兵 张晶 李国君 马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7014)
三氯生(triclosan),别名三氯新、三氯沙,化学名称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是一种羟二乙醚的三氯化衍生物。三氯生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学品、化妆品、洗涤剂、医疗消毒及卫生保健产品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类抗菌剂,可通过各种...
关键词:三氯生 经口毒性 经皮毒性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局部毒性、免疫原性研究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174-177,182,共5页张水华 陈芯媛 杨渐 叶丽香 林经东 辛志明 林菁 俞昌喜 
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010Y4002);福建医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1BS002)
目的考察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hIGF-1)的局部毒性、免疫原性。方法家兔连续7d皮下注射rhIGF-1,末次给药后48h,对给药部位皮肤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豚鼠隔日连续3次腹腔注射rhIGF-1致敏,末次致敏后14d静脉注射激发,激发后密切观察...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重组蛋白质类 皮肤试验 过敏反应 溶血 溶血性斑块技术 疾病模型  动物 
戊二醛局部接触毒性的研究被引量:8
《检验检疫学刊》2013年第5期21-23,共3页许崇辉 温巧玲 刘慧智 潘芳 程树军 李妙珍 
[目的]检测戊二醛对实验动物局部接触引起局部性和全身性的损害,探讨戊二醛局部接触损伤的特点和机理,为中毒和职业防治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皮肤致敏试验和皮肤光毒性试验检测戊...
关键词:戊二醛 局部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光毒性 
Cu^(2+)对拟南芥根的局部毒性及诱导DNA损伤和细胞死亡被引量:20
《植物学报》2013年第3期303-312,共10页魏志琴 陈志勇 秦蓉 王宇涛 李韶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070242);教育部博士点基金(No.20114407110006);广东省领军人才专项(粤人才办[2010]1号)
该文探讨了不同浓度的Cu2+胁迫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根生长、活性氧(ROS)积累、抗氧化酶活性、质膜完整性和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根实验初步分析了Cu2+毒性效应的影响范围。结果表明,Cu2+胁迫可显著抑制拟南芥主根伸长,诱导...
关键词:拟南芥 细胞死亡 重金属 局部毒性 
临床引发药源性咳嗽的药物被引量:1
《中国伤残医学》2013年第10期452-453,共2页杨文智 高艳琴 
目前已经发现100种以上药物可以引起肺部损伤,大部分的药物性肺损伤都会伴有咳嗽的发生。1药源性咳嗽的发病机制:引起药源性咳嗽的可能机制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药物在肺组织的高浓度摄取和活性代谢产物在肺部聚积导致的肺局部...
关键词:药源性咳嗽 药物性 局部毒性反应 肺部损伤 引发 临床 活性代谢产物 发病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