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胶乳

作品数:9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剑锋陈焕春金梅林张文敏赵剑曦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中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精细化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化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沉降对不同粒径聚苯乙烯胶乳球异向聚集的影响
《化学学报》2002年第1期180-182,共3页戴国亮 董向群 乔润龙 孙祉伟 胡文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9789201);攀登计划(95-yu-34)基金资助项目.
R.Folkersma等报道了在微重力环境下2μm聚苯乙烯(PS)胶乳球的异向聚集速率有明显增大的结果,本文作者之一孙祉伟等的实验结果却与此有很大差异.为此作者在孙祉伟等的实验基础上对1,2,3μm以及1μm+2μm PS胶乳球混和体系的相对聚集...
关键词:沉降 异向聚集 聚苯乙烯 密度匹配 胶乳球 重力 分散体系 
高浓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7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1期98-99,102,共3页罗时忠 胡文芳 张文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报道了用高浓乳液聚合法制备均分散聚苯乙烯胶乳 ,并用激光散射对胶乳粒子进行了表征 .在单体、表面活性剂和引发剂质量一定的情况下 ,改变水的量 ,我们发现所得粒子直径与单体的质量分数呈线性关系 ,单体质量分数越大 ,粒子越小 .并对...
关键词:高浓度乳液聚合 单分散胶体微球 聚苯乙烯胶乳 
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在聚苯乙烯胶乳粒子上的吸附被引量:1
《化学学报》1999年第12期1298-1305,共8页赵剑曦 戴闽光 
山东大学国家教委胶体与界面化学开放实验室和大连理工大学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
实验测得C_(12)TAB在PS胶乳粒子表面的吸附等温线呈L型的二阶段吸附特征,这表明初始的C_(12)TA^+离子是将其季铵正电性头基吸引在PS链的负电性硫酸根端基上,并将碳氢链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吸附在PS链上.结合光子相关谱测得胶乳粒子流体力...
关键词:十二烷基 三甲基溴化铵 聚苯乙烯胶乳 吸附 
十二烷基硫酸钠在聚苯乙烯胶乳粒子上的吸附被引量:5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1999年第4期500-506,共7页赵剑曦 戴闽光 
大连理工大学染料;表面活性剂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
光子相关谱和吸附等温线测量表明,SD-离子吸附在聚苯乙烯胶乳粒子表面类似毛发状的高分子链上,并聚集形成串在这些高分子链上的表面胶园,导致高分子链伸展状态改变。吸附等温线是S型,对此分析表明,在25℃且无电解质添加剂时,表...
关键词:吸附等温线 十二烷基硫酸钠 聚苯乙烯胶乳 
FJ-85型鞋用主跟包头合成革的研制被引量:1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2期120-122,共3页陈圣日 王友玲 
以无纺布为底基,浸渍聚苯乙烯胶乳,经烘干、熨平、塑化等过程制备出鞋用主跟包头合成革.
关键词:合成革 聚苯乙烯胶乳 主跟 皮鞋 包头 天然革 
丙烯酸-β-羟丙酯存在下无皂白交联型聚苯乙烯胶乳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3年第9期1312-1316,共5页戴李宗 邹友思 宋爱群 潘容华 
研究了丙烯酸-β-羟丙酯存在下高浓度苯乙烯的无皂乳液聚合.[St]、[β-HPA]、[KPS]分别为2.66、0.228和5.8×10^(-3)mol/L,80℃反应5h,单体转化率可达90%;经TEM分析,求出了胶乳粒径D=0.23μm,粒子浓度N=3.13×10^(13)粒/cm^3,且胶乳粒...
关键词:无皂乳液聚合 苯乙烯 自交联胶乳 
表面活性剂在低能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Ⅲ.聚苯乙烯胶乳粒子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被引量:6
《化学学报》1990年第8期737-741,共5页张文敏 朱(王步)瑶 
在无乳化剂的条件下合成了粒径均匀的聚苯乙烯胶乳.发展了应用表面张力计测定吸附等温线的连续平衡法,得到不同盐浓度和温度下聚苯乙烯胶乳对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吸附等温线.它们属于Giles分类的L_2型或L_4型,采用两阶...
关键词:聚苯乙烯胶乳 表面吸附剂 吸附 
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的制备
《精细化工》1989年第5期38-39,共2页覃守凤 
不加乳化剂制备了单分散聚苯乙烯胶乳
关键词:胶乳 聚苯乙烯 单分散 
用聚苯乙烯胶乳作载体进行凝集试验的探讨
《刑事技术》1977年第4期23-26,共4页
目前在血痕检验中采用的沉淀、凝集、补体结合等血清学方法,在抗原与抗体具备一定浓度的条件下,效果尚好。但是,如果浓度不够,其反应则不明显,这就影响了微量血痕的检验。为了适应对敌斗争的迫切需要,最近我们用聚苯乙烯胶乳作载体抗原...
关键词:凝集试验 血清学方法 法医物证鉴定 对敌斗争 补体结合 实践证明 检材 免疫学检验 高分子物质 低倍显微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