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醚聚氨酯

作品数:75被引量:18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谭惠民罗善国唐小真陈福泰罗运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SIKA技术股份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高等学校化学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聚氨酯表面构建磺铵两性离子结构及其抗血小板粘附性的研究被引量:11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年第5期916-919,共4页袁江 袁幼菱 沈健 林思聪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G1999064705)资助
通过己二异氰酸酯(HDI)在聚醚氨酯(PU)表面构建磺铵两性离子结构,以改善其不凝血性能,首先用HDI活化PU表面,生成PU-NCO衍生物;然后通过N,N-二甲基乙醇胺(DMEEA)中的—OH和PU表面的—NCO反应生成PU-N(CH_3)_2;最后用丙磺酸内酯(PS)进行开...
关键词:聚醚聚氨酯 磺胺两性离子结构 表面改性 抗凝血生物材料 抗血小板粘附性能 
交联聚醚聚氨酯的表征及其聚集态转变和自由体积特性的正电子湮没研究被引量: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第4期603-607,共5页刘皓 过俊石 谢洪泉 王波 李世清 王少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采用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证明其为交联聚醚聚氨酯(PEU),且其碱金属盐络合物的导电性与其自由体积有关。在110~350K温度范围内测量了PEU的正电子湮没寿命谱,结果表明正电子湮没...
关键词:正电子湮没 聚醚聚氨酯 聚集态 
两组份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合成研究被引量:5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第1期87-91,共5页耿奎士 苏砚溪 蔡东瑞 余学海 陈庆民 
以蓖麻油聚氨酯和聚醚聚氨酯的不同重量比与光敏剂、催化剂、稀释剂、促进剂所组成的多相体系为反应物,分别在紫外光照射和加热的条件下合成网络Ⅰ和网络Ⅱ的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改变网络Ⅱ聚醚聚氨酯中各组份的摩尔比制得系列样品。...
关键词:蓖麻油聚氨酯 聚醚聚氨酯 互穿网络 
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聚合物的研究(Ⅱ)被引量:3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第12期1282-1284,共3页李玉玮 王静媛 栗宜明 张丽梅 汤心颐 
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
合成了不同类型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PU/EP)互穿网络聚合物(IPN),通过改变PU中聚乙二醇分子量、3OH/2OH及NCO/OH比值等,研究IPN组份间分子混合程度,采用电镜、动态力学分析及应力应变等测试方法表征。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分子量降低及3OH/...
关键词:互穿网络聚合物 聚醚聚氨酯 环氧树脂 
聚醚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高聚物的研究(Ⅰ)被引量:7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第6期643-645,共3页赵彦群 李玉玮 王静媛 汤心颐 于旻 杨毓华 
科学院基金。
互穿网络高聚物(IPN)是两种或多种交联聚合物的共混体。由于两种聚合物网络相互贯穿和缠结,链节间的永久锁结产生强迫互容,使不同聚合物达到最紧密混合,最大限度地控制多相体系的相分离,IPN材料显示不寻常的耐热,耐溶剂和高强度等特点,...
关键词:PU/EP 互穿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