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作品数:35被引量:22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琳刘富王志英杨振生林亚凯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有机硅氟资讯》《工业水处理》《安徽农业科学》《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热拉伸温度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年第10期119-125,131,共8页高志浩 张健敏 门树林 温荣严 骆林 戴作强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7M62213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709240128);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青年专项(18-2-2-3-jch)。
采用熔体挤出拉伸法以高、低分子量混合聚偏氟乙烯(PVDF)为原料制备微孔膜,研究了不同热拉伸温度对PVDF微孔膜表面形貌及结晶行为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测试手段分别对微孔膜的形态、...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热拉伸温度 β相含量 孔隙率 
表面沉积化镁合金基底上超疏水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3
《化工进展》2020年第8期3177-3182,共6页王志英 张海静 张佩影 杨振生 李春利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ZD2015107)。
用一步浸泡法制得表面沉积化镁合金板,再以此镁合金板为制膜基底,以聚偏氟乙烯(PVD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辛醇/水为制膜体系,采用干-湿相转化法制备了超疏水PVDF膜,该膜的水接触角可达160°。用粗糙度仪、扫描电镜、能谱仪、红外...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超疏水 镁合金 沉积物 磨损 稳定性 
热致相分离法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与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
《广东化工》2020年第7期94-99,共6页田野 金韶华 林亚凯 金宇涛 胡松 何柳东 李丽洁 
本文综述了采用热致相分离(Thermally induced phase separation,TIPS)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微孔膜的研究进展。从TIPS法制备PVDF微孔膜的成膜机理出发,阐述了单一稀释剂、复合稀释剂和不同改性方法对PVDF微...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法 聚偏氟乙烯 微孔膜 液-液相分离 改性 
气体渗透法测量聚偏氟乙烯微孔膜孔径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3
《膜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期148-158,共11页董泽亮 潘献辉 李宗雨 赵静红 王旭亮 张艳萍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F0215705)。
孔性能参数是分离膜产品重要的技术指标,决定了分离膜的通量、截留率等渗透性能.气体渗透法(气液置换法)是测量有机微孔膜孔性能参数的主要方法之一.选用不同孔径大小的聚偏氟乙烯(PVDF)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为对象,研究了组件型式、运行...
关键词:微孔膜 气体渗透法 孔径 孔分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亲水改性被引量:2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年第7期49-55,共7页夏艳平 郑康 纪波印 马文中 陈慧蓉 陶国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21406017);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BK20140254);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8KJA430005)
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单甲醚两亲性接枝共聚物(C-MMA/MA-MPEG),并用两亲性共聚物C-MMA/MA-MPEG对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亲水性改性制备微孔膜。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碳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接...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乙二醇单甲醚 微孔膜 
基于重组蛋白TPx的羊肝片吸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4
《中国兽医学报》2016年第1期79-84,89,共7页李闵薇 陈学秋 杨怡 杜爱芳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2012C12009-2);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5CB150300)
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的羊肝片吸虫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ioredoxin peroxidase,TPx)为诊断抗原,建立羊肝片吸虫感染Dot-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重组蛋白约为30 000;各组分的最适反应条件为:抗原最适包被量为0.28μg/片,血...
关键词:羊肝片吸虫 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TPx重组蛋白 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甘油/TiO_2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制备及在膜蒸馏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期185-188,311,共5页刘楠楠 卢彦越 廖安平 
广西民族大学重点项目(2012MDZD011);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化学与生物转化过程技术创新团队项目(桂教科[2011]47)
[目的]研究甘油/TiO2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制备及其在膜蒸馏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DF微孔膜,研究了不同TiO2质量分数下加入甘油形成不同比例的混合添加剂对微孔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所制备的微孔膜...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浸没沉淀相转化法 微孔膜 膜蒸馏 
NA-40成核剂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4年第3期158-161,共4页陈董根 刘敏 许振良 杨虎 
上海市科技攻关计划(11DZ1205201);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2011A080403004)
以磷酸三丁酯(T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为混合稀释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磷酸钠(NA-40)为成核剂,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并考察了NA-40含量对PVDF膜结构、泡点压力、最大及平...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 聚偏氟乙烯 成核剂 微孔膜 
中科院开发出趋亲\超疏聚偏氟乙烯微孔膜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年第1期34-34,共1页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昕开发出一种非溶剂辅助热致相分离方法(Nat—ips),制备出了具有互穿网络双连续结构的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即首先采用PVDF的非优良溶剂、在低于PVDF熔点的温度下得到热力学稳定聚合物溶液,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 微孔膜 开发 中科院 PVDF 热致相分离 中国科学院 聚合物溶液 
混合稀释剂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
《功能材料》2011年第6期1112-1114,1118,共4页刘振 张珊 黄永福 李会军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30304);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09ZCKFSH02300)
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混合稀释剂,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研究了聚合物浓度、降温速率、混合稀释剂配比和凝固浴温度对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的增...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 混合稀释剂 聚偏氟乙烯 微孔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