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分子云

作品数:22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宋国玄俞志尧张同杰李金增崔建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物理》《天文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百科探秘(航空航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猎户座大星云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2022年第1期96-96,共1页赵妍(文/绘) 
猎户座大星云(M42)位于猎户座的“腰带”附近,距离地球约1500光年,直径约16光年。它位于一个不可见的巨分子云复合体的边缘,是一个美丽的星云,也是恒星诞生的摇篮。
关键词:猎户座大星云 巨分子云 复合体 恒星 
连串系外行星被发现,增加寻找外星生命的机会
《科技导报》2017年第5期13-14,共2页郑永春 
2017年2月2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个国际天文研究小组借助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和地面观测等方式,发现了7颗围绕矮星TRAPPIST-1运转的行星(图1),其中3颗已确定位于宜居带,可能含有液态水。这一酷似太阳系的行星系统(图2...
关键词:系外行星 外星生命 天文研究 地面观测 视向速度 外太空 巨分子云 液态水 旅行者 米夏埃尔 
决定恒星命运的量子效应(上)
《天文爱好者》2017年第3期34-39,共6页萧耐园 
恒星,宇宙空间的庞然大物,它们从出生到死亡后的结局,一生的命运竟然取决于渺然微粒,大自然的造化神功,真是奇妙啊!量子隧道效应催生恒星当代天文学家认识到大多数恒星是通过巨分子云形成的。由射电天文的观测,发现在银河系里存...
关键词:恒星 量子效应 量子隧道效应 巨分子云 宇宙空间 天文学家 射电天文 大自然 
天文——探索神秘宇宙的奇妙学科
《天文爱好者》2012年第10期33-35,共3页乔丝琳·贝尔·伯内尔 赵开羿(译) 
一百年莉 一百年以前,我们对天文学的认识完全不能和今天相比。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宇宙大爆炸、宇宙膨胀,也不知道宇宙的年龄、宇宙的尺度。正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那样,当时人们对于宇宙膨胀和暗能量这些概念是完全想象不到的。我们对...
关键词:宇宙大爆炸 天文学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宇宙膨胀 活动星系核 巨分子云 星系团 暗能量 
恒星如何形成
《天文爱好者》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谢懿(编译) 
被称为星际介质的气体和尘埃云充斥着我们的银河系。目前几乎可以肯定,巨分子云中的湍流运动会形成密度比周围稍稍高出一点的云核,由此便拉开了恒星形成的序幕。如果许多高温、明亮的恒星彼此非常靠近,它们的强烈辐射会在星际介质中...
关键词:恒星形成 星际介质 超新星爆发 银河系 巨分子云 不稳定性 旋涡结构 尘埃云 
玫瑰眼(The Rosette Eye)——大质量恒星周围电离氢区前期形成及演化重要过渡阶段的发现
《物理》2008年第10期696-696,共1页李金增 
关键词:大质量恒星 电离氢区 演化阶段 玫瑰 前期 大质量星 恒星系统 巨分子云 
封面说明
《物理》2006年第9期790-790,共1页李金增 
关键词:MICHAEL 巨分子云 国家天文台 封面 形成模式 SMITH 大尺度结构 分布图 
W51巨分子云及其高密度区的结构:CO(J=1-0)和HCO^+(J=1-0)谱线的成图观测
《中国科学(G辑)》2004年第6期701-710,共10页马红君 裴春传 曾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9973017和10373025)
给出了W51巨分子云的大尺度的CO(J=1-0)成图,大小为15′×15′,覆盖了W51巨分子云区域中恒星形成最活跃的部分,同时还给出了W51巨分子云区域内以W51IRS1为中心的小范围(2′×2′)的高空间分辨率8.″7×6.″1的HCO+(J=1.0)成图.从观测结...
关键词:分子云 成图 观测结果 谱线 恒星形成 大小 新发现 核结构 塌缩 CO 
巨分子云聚合形成N体模拟中粒子数的效应
《天文学报》2002年第2期131-139,共9页张同杰 杨志良 陈黎 张保洲 李楠 宋国玄 崔建华 
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
通过N体数值模拟以不同粒子数对星系中巨分子云的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形成机制下,当对不同数目的分子云取相同的平均密度时,基本分子云的有效半径与其相应质量的立方根成正比,巨分子云的碎裂率与模拟基本分子云的数目...
关键词:星际介质 N-体模拟 星系 聚合形成机制 粒子数 巨分子云 
引力不稳定性在巨分子云的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1期63-69,共7页刘文中 张燕平 范玉林 崔建华 张同杰 李抒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073012)
为了研究引力不稳定性在巨分子云形成中的作用,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了星系中分子云的较差自转模型.在演化中除了分子云之间的碰撞外,模型还考虑了分子云在恒星盘的背景引力场中所受的引力和分子云之间的相互自引力.其中分别考虑分...
关键词:星际介质 巨分子云 引力不稳定性 数值模拟方法 较差自转模型 形成机制 演化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