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交

作品数:547被引量:6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公持赵洪奎缪宏颜敏戴红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公一私,一假一真——重读嵇康两封绝交书
《文史知识》2022年第7期42-48,共7页张烨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两晋文人的心灵世界与审美追求研究”(编号:21ZWC257)的成果之一。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绝交故事不在少数,而以书信形式绝交闻名的则首推嵇康,其《与山巨源绝交书》为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绝交书。事实上,嵇康传世的书信如今仅存两封,皆是绝交之书。仅就《与山巨源绝交书》本身来解读,难免会因视角单一而...
关键词:竹林七贤 绝交书 中国文学史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 
山涛:出污泥而不染
《文史知识》2020年第12期19-29,共11页宁稼雨 
山涛(205—283)是"竹林七贤"中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争议的原因是他进入司马昭政权中任职,并劝说嵇康也入朝为官,嵇康因此写下《与山巨源绝交书》,成为千百年来世人将山涛视为反面人物的有力根据。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在相关几篇文章中...
关键词:竹林七贤 山涛 反面人物 嵇康 司马昭 阮籍 《与山巨源绝交书》 真心 
吟罢低眉无写处——向秀与他的《思旧赋》
《文史知识》2017年第11期34-39,共6页虞云国 
向秀(约227-272),字子期,魏晋之际的学者兼文学家。他注过《庄子》,“妙析奇致”,吕安为之赞叹道:“庄周不死矣!”郭象的《庄子注》据说大部分都是剽窃他的。向秀原有文集十二卷,但仅有两篇文章流传后世,且都与嵇康有关。一篇是《难...
关键词:魏晋之际 吕安 养生论 十二卷 日薄虞渊 叔夜 与山巨源绝交书 赋史 魏氏春秋 七贤 
东汉文坛点将录(八) “绝交”文豪朱穆被引量:2
《文史知识》2012年第9期42-48,共7页徐公持 
“专愚”与“处公忧国” 朱穆(100—163)南阳人,出身官宦之家。祖父朱晖,东汉明帝、章帝时人,官至尚书令,为人刚直威严,有盛名。一般官员见了他有些怕,但老百姓却对他心存感激,还编了民歌唱道:“强直自遂,南阳朱季;吏畏其...
关键词:尚书令 老百姓 “孝” 南阳 
千古第一檄文——《吕相绝秦》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4年第2期26-29,共4页刘鑫全 
《吕相绝秦》载于《左传·成公十三年》。由于"左氏爱其文采而录之",才有幸成为"檄文之祖"(《左传分国集注》下)而流传至今。考异我国古代檄文的流变轨迹,其源头直可追溯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到了周穆王西征时,第一次出...
关键词:十三年 左传 我国古代 文心雕龙 流变轨迹 晋文公 周穆王 秦国 秦穆公 绝交 
“礼岂为我设也”——阮籍为什么任放不羁
《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100-107,共8页倪其心 
悬崖石缝里,风霜严寒中,长出一棵瘦松。看它躯干虬曲,仿佛随世俯仰;然而枝干峥嵘,仍是一株青松。明哲保身,任诞全真。请看:
关键词:任放 请看 从事中郎 七贤 士节 与山巨源绝交书 大人先生传 礼法之士 乐府歌辞 建安七子 
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兼谈“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文史知识》1987年第1期106-111,共6页韦凤娟 
宁可艰苦劳顿,宁可饥寒交迫;不可放弃精神的追求,不可失去心灵的自由……陶渊明的选择深得后人崇敬,是因为他体现了民族精神的传统。
关键词:为五斗米折腰 穷则 士不遇赋 《归去来兮辞》 民族精神 与山巨源绝交书 采菊东篱下 诗人王维 精神痛苦 悠然见南山 
略谈古代书信的格式
《文史知识》1985年第1期117-122,共6页刘叶秋 
不少读者来信,要求介绍古代书信方面的知识,湖北武昌李绥金同志说,在阅读古籍以及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一些书信的开头和结尾有'台鉴'、'函丈'、'左右'和'肃此'、'道安'之类的字眼,但不解其意,希望能够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为此,我们...
关键词:刘叶秋 道安 湖北武昌 与山巨源绝交书 汉魏六朝 刘兰芝 汉乐府 报孙会宗书 杨子幼 赐鉴 
非汤武而薄周孔的嵇康
《文史知识》1984年第8期87-92,共6页何权衡 
贵公子来相访,他扬锤不辍;朋友举荐他作宜,他愤然绝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他就是——在中古文坛上,嵇康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与山巨源绝交书 千古传诵 吕安 中散大夫 司马氏 刚肠疾恶 司马师 七贤 东晋诗人 选曹郎 
一副名联的作者及其它
《文史知识》1983年第1期114-117,共4页赵承中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这副对联经邓拓同志《事事关心》(《燕山夜话》二集)一文的介绍,在六十年代初就为人们所熟知。近年来,随着这篇杂文被选作全日制中学教材,流传更为广泛。长期以来。
关键词:顾宪成 中学教材 云浦 楹联丛话 东林党 东林书院志 与山巨源绝交书 文震孟 读书声 陈继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