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赤霉病小麦

作品数:31被引量:7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德荣陆成彬张勇胡文静吴宏亚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西南农业学报》《河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科技成果》《麦类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江苏省高技术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矮败小麦分子育种策略培育黄淮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轮选20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19期3719-3729,共11页买春艳 刘易科 刘宏伟 李洪杰 杨丽 吴培培 周阳 张宏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802);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CAAS-ZDRW2020002)。
【目的】针对黄淮冬麦区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短缺问题,开展产量与赤霉病抗性协同改良,为该麦区培育高产抗赤霉病小麦新种源。【方法】以苏麦3号为供体亲本(抗源),以矮败周麦16、周麦16、轮选136和轮选6号为受体亲本,利用骨干亲本矮败小麦结...
关键词:小麦 赤霉病 Fhb1 矮败小麦 双单倍体 黄淮冬麦区 
高产稳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农研666
《麦类作物学报》2024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王传之 王小雷 张兴桃 李扬眉 房春兴 冯邦杰 郑甲成 姜红红 张明 
宿州学院分子生物育种中心产学研项目(2022xhx235,2023xhx129);宿州学院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21BSK049,2023BSK022);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项目(szxy2023xxhz05);安徽省教育厅项目(2022AH051384,GXXT-2023-103)。
农研666是由宿州市金穗种业有限公司2014年以周麦28作母本,连续以良星66、淮麦33为父本进行复交(周麦28/良星66//淮麦33),经分子生物技术辅助和系统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2024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
关键词:半冬性品种 高产稳产 穗纺锤形 分蘖成穗率 分子生物技术 抗赤霉病 匍匐状 小麦新品种 
高产稳产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瑞华麦511
《麦类作物学报》2024年第1期138-138,共1页王歆 夏中华 金彦刚 杨永乐 杨鹏 刘海浪 常东伟 任仰涛 李珍富 
安徽科技学院产学研项目(880735)。
瑞华麦511是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与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瑞华麦520为母本、西农511为父本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苏审麦20220013。1特征特性瑞华麦511半冬性,全生育期227.3d,比对照淮麦20迟熟0...
关键词:冬小麦新品种 高产稳产 半冬性 分蘖力 系谱法选育 株型较松散 特征特性 迟熟 
抗赤霉病小麦宿616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第16期5-7,共3页朱利广 张玉坤 马庆 王勖 晁漫宁 
安徽小麦良种联合攻关(2021—)。
宿6165是以宿7078为母本、存麦7号为父本,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具有高产、广适、多抗等特性,属抗赤霉病品种,适合在沿淮及淮北地区推广种植。本文介绍了宿6165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半冬性小麦 宿6165 选育 栽培技术 
河南省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基因型、丰产性、农艺与品质性状测定被引量:2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186-196,共11页许豪 王益林 于士男 郝晓鹏 高铭爽 郑继周 唐建卫 李巧云 高艳 董纯豪 袁雨豪 殷贵鸿 
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1300110800);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21100110700);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HARS-22-01-G2);河南省农业良种联合攻关项目(2022010102);茅台酿酒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2018005);河南农业大学拔尖人才项目(3050067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F1000203-13)。
【目的】筛选对小麦赤霉病有良好抗性且农艺性状、品质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方法】选择河南省小麦抗赤霉病组区域试验中参试的5个新品种及2个对照品种,在2019—2020、2020—2021年连续2 a采用单花滴注接种法进行田间赤霉病抗性鉴定,同...
关键词:小麦 抗赤霉病 分子标记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四川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检测被引量:6
《西南农业学报》2023年第3期575-583,共9页邓清燕 罗江陶 郑建敏 万洪深 李式昭 杨漫宇 夏先全 蒲宗君 
四川省财政专项(2021ZYGG-003);四川省十四五麦类育种攻关项目(2021YFYZ0002);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学科建设推进工程项目(2021XKJS005)。
【目的】旨在研究四川小麦抗赤霉病的基因资源,培育赤霉病综合抗性中抗以上的小麦品种。【方法】利用土表接种法鉴定出156份赤霉病达中抗水平的小麦品种或高代品系,通过已知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Fhb2、Fhb4和Fhb5以及部分抗条锈病基因...
关键词:小麦 小麦赤霉病 Fhb基因 分子检测 抗病育种 
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连麦12及其栽培技术被引量:2
《中国种业》2022年第8期139-141,共3页郭明明 王康君 张广旭 谭一罗 孙中伟 李晓峰 陈凤 樊继伟 
江苏省重大研发计划(BE2021310-2),苏北科技专项(SZ-LYG202041);江西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JBGS[2021]052)。
连麦12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以刘虎98/西农4711的F作母本、生选6号/漯38的F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并通过辐射诱变后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半冬性、熟期较早、高产、中强筋、抗病性好等特点,其中赤霉病抗性连续2年达到中抗水平。2021...
关键词:小麦 连麦12 高产 优质 抗病 栽培技术 
耐迟播高产早熟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2020年第9期79-79,共1页 高德荣 
20世纪90年代开始,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面积水稻籼改粳,粳稻偏迟熟,造成小麦播期推迟,冬前生长严重不足、籽粒灌浆期缩短、产量下降,并加重赤霉病危害;规模化生产程度提高后烘干晾晒条件不足,小麦收获后得不到及时烘干晾晒,引发霉变和赤霉...
关键词:籽粒灌浆期 小麦播期 小麦收获 抗赤霉病 高产小麦 育种研究 迟播 高产稳产 
抗赤霉病小麦优异新种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被引量:8
《麦类作物学报》2020年第3期261-269,共9页李静静 史娜溶 杨孟于 王金鹏 孙道杰 冯毅 张玲丽 
杨凌示范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NY-19);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2018XNCG-G-20)。
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是危害全球小麦生产安全的重要病害。创制抗赤霉病优异新种质是培育抗病新品种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以979-5(中感赤霉病)和苏麦3号(高抗赤霉病)杂交后代为材料,采用系谱育种法,综合利用农艺性状选择、SS...
关键词:小麦 小麦赤霉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农艺性状选择 籽粒品质分析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西农239被引量:2
《麦类作物学报》2020年第2期260-260,共1页谢彦周 张小燕 魏红升 简俊涛 张震 王成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210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人才农业推广实践项目(TGZX2018-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TGZX09-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示范站(基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项目(TGZX09-02)。
西农239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2004年以陕512为母本、陕87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F1种子利用γ射线照射诱变,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201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190060。
关键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系谱法选育 抗赤霉病 配制杂交组合 西农 小麦新品种 Γ射线照射 审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