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黄1号

作品数:7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唐兆秀蓝新隆王雪英徐日荣林金华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建农业》《江西农业学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花生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被引量: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8期89-94,共6页蓝新隆 唐兆秀 徐日荣 王雪英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4N035);福建省财政专项(STIF-Y04)
【目的】研究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的生育特性,为其栽培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以泉花10号为对照,对抗黄1号的生长特性、光合特性、开花及结实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抗黄1号全生育期123d,主茎叶片数为19.53,始花到终花...
关键词:花生 抗黄1号 泉花10号 生育特性 
花生“抗黄1号”叶面积与干物质积累动态研究被引量:4
《江西农业学报》2007年第4期17-19,共3页蓝新隆 唐兆秀 徐日荣 王雪英 
研究结果表明,抗黄1号虽在各生育阶段的叶面积系数(LAI)均比泉花10号低,但仍具有较高的LAI;在苗期、结荚期,抗黄1号的净同化率分别比泉花10号高10.6%、21.8%;抗黄1号除在开花下针期干物质积累率比泉花10号略低外,其余各个时期的积累率...
关键词:花生 抗黄1号 叶面积 干物质 积累 
花生品种抗黄1号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3
《花生学报》2006年第2期29-33,共5页唐兆秀 陈树玉 林金华 蓝新隆 
采用播期(A)、穴粒数(B)、穴距(C)、纯氮量(D)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抗黄1号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的产量效应排序为C>A>B>D,穴距和播期是影响抗黄1号产量的关键因子,其次是穴粒数,影响最小的是纯氮量。最...
关键词:花生 播期 穴粒数 穴距 纯氮量 
抗黄1号花生品种血缘关系的RAPD鉴定
《花生学报》2006年第2期21-23,共3页庄振宏 唐兆秀 林志伟 蓝新隆 
以花生父本(ICGV94449A)、母本(粤油169)和子代(抗黄1号)为材料,采用RAPD研究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发现,引物Sangon-43、Sangon-45、Sangon-243、Sangon-257、Sangon-1094、Sangon-2098在抗黄1号中共扩增出36条带,全部能在ICGV944...
关键词:抗黄1号 RAPD 亲子鉴定 
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6年第3期7-7,共1页刘勇 余辉 
河南省正阳县素有“全国花生第一大县”之称。为改善正阳县花生的品种和质量,正阳县科技局、正刚花生科研所率先从福建农科院引进了具有抗黄曲霉的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经过2003年至2005年三年的试验示范。
关键词:抗黄曲霉花生 新品种 福建农科院 正阳县 试验示范 河南 科研所 
花生新品种抗黄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被引量:3
《福建农业》2005年第12期13-13,共1页尤泽胜 
关键词:花生食品 新品种 栽培技术 抗黄曲霉花生 特性 特征 种植面积 油料作物 农民增收 土壤条件 
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 抗黄1号栽培调控技术措施
《种子世界》2005年第12期42-43,共2页陈俊伟 蔡清团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种子管理站361100 
抗黄1号属珍珠豆型,株型直立紧凑,生长势强,出苗率高,主茎高43cm左右,侧枝长48cm左右,总分枝数5.8条左右,结果枝数5.3条左右.叶片倒卵形,绿色,稍厚,被有蜡质.主茎和侧枝连续开花类型,荚果为茧型,单株结果数13个左右,饱果率90%左右,以2...
关键词:旱地栽培 抗黄曲霉花生 调控技术 新品种 全生育期 单株结果数 泉花10号 珍珠豆型 生长势 出苗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