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瘤效应

作品数:65被引量:1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中和何荣根周晓健钱振超徐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大连医科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下调ROR1表达削弱黑色素瘤疫苗抗瘤效应
《现代免疫学》2021年第6期455-461,共7页王玲 梅峰 薛蕊 李淼 徐慧 赵枫姝 窦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2887)。
黑色素瘤细胞高表达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like orphan receptor 1, ROR1),其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是治疗黑色素瘤的重要靶标。为探讨下调黑色素瘤细胞ROR1表达对制备的黑色素瘤疫苗抗瘤效...
关键词:黑色素瘤 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1 肿瘤疫苗 免疫效应 
DC—CIK联合索拉菲尼对肺腺癌细胞的抗瘤效应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6年第5期346-353,共8页胡珊珊 蔡挺 张顺 高雪明 谢阳阳 费秋萍 王朱巍 
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计划(2011B82016);宁波市科技服务业示范项目(2014F10026)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共培养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endritic cell co-cultured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DC-CIK)联合索拉菲尼对肺腺癌细胞A549(KRAS基因突变型)和PC-9(EGFR基因突变型)的抗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从肺癌...
关键词:肺腺癌 索拉菲尼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免疫治疗 
骆驼蓬脂转移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抗瘤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4年第8期7-13,共7页赵晶 吕慧 贾依娜古丽.朱玛拜 孙素荣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20091129);新疆生物资源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XJDX0201-2010-06)资助项目
目的:构建骆驼蓬脂转移蛋白(lipid transfer protein from Peganum harmala,PhLTP)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探讨其对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方法:将PhLTP基因亚克隆至pcDNA3.1上,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PhLTP;用脂质体转染法...
关键词:骆驼蓬脂转移蛋白基因 转染 生长抑制 鼠黑色素瘤B16 血管生成 
槲皮素增敏阿霉素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抗瘤效应被引量:2
《四川医学》2014年第2期153-155,共3页何海兰 黄茜 李琦智 黄建鸣 李戈 
四川省科技厅重点科技项目(编号:05JY029-039)
目的探讨槲皮素体内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实体瘤型荷瘤小鼠。随机取36只P388荷瘤小鼠分为6组,每组6只,包括治疗组(槲皮素组、高、中、低剂量槲皮素/阿霉素组)和对照组(阿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用细...
关键词:白血病 槲皮素 阿霉素 P388 化疗增敏 
超声微泡介导自杀基因对卵巢癌细胞的抗瘤效应被引量: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年第6期1041-1046,共6页杨艳 樊萍 杨竹 甘胜伟 王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973169);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KJ070311)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介导自杀基因对卵巢癌SKOV3细胞抗瘤效应的机制。方法采用最适超声转染参数,以超声介导微泡转染pORF-HSV1TK质粒,将SKOV3细胞分成6组:阴性对照组(C组)、超声辐照组(U组)、脂质体组(L组,阳性对照组)、脂质体+超声辐照组(...
关键词:造影剂 微泡 自杀基因 卵巢肿瘤 旁观者效应 基因治疗 
塞来昔布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U251细胞作用研究被引量:3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年第5期285-288,共4页何远志 徐国政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抗肿瘤药物替莫唑胺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系U251细胞的体外抗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使用塞来昔布、替莫唑胺和两者联合用药干预U251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检测...
关键词:胶质瘤 U251细胞系 塞来昔布 替莫唑胺 抗瘤效应 
人核心蛋白聚糖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体内外抗瘤效应研究(英文)被引量:5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第9期697-703,共7页王桂琴 兰晶 于培霞 邓志华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11107);山西医科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01200712)
目的构建人核心蛋白聚糖(human decorin,hDCN)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对S180细胞在体内、体外的抗肿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PCR法从pPIC9K-DCN扩增hDCN核心蛋白分子编码序列的全长cDNA,与pcD-NA3.1(+)载体连接。将重组pcD...
关键词:人核心蛋白聚糖 抗瘤效应 细胞周期 凋亡 基因治疗 
局部应用IL-12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抗瘤效应及机制初探被引量:1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62-66,共5页蒋丽娜 杨新玲 刘华 葛丽平 孙黎 翟登高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 12,IL-12)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小鼠左后肢皮下接种S180细胞荷瘤后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IL-12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IL-12.接种第28天,眼球取血,流式细...
关键词:肿瘤 免疫治疗 IL-12 细胞免疫 S180瘤细胞 
放射联合内皮抑素对人鼻咽癌细胞系VEGF表达及放射敏感性作用的研究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10年第1期74-75,共2页杜宇 伍钢 任精华 李贵玲 曹如波 李振宇 
在所有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中,内皮抑素拥有最广的抗瘤谱和最小的毒性,且不产生耐药性。内皮抑素与放疗联合应用可改善放疗疗效,增强抗瘤效应,而不增加毒副反应。笔者将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和放射进行不同方案的联合,体外探讨其...
关键词: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 人鼻咽癌细胞系 放射敏感性 VEGF表达 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瘤效应 毒副反应 
热休克蛋白在肿瘤免疫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医疗前沿》2008年第15期34-36,共3页姚俊 杨欢 高宏君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桂科青0640056)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正常生理条件下低水平表达,当细胞受到刺激时,HSP合成迅速增加。
关键词:肿瘤免疫 HSP 抗瘤效应 肿瘤来源 抗瘤免疫反应 热休克蛋白 研究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