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抗体复合物

作品数:21被引量:2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闻玉梅周晖皓王勇雄汪萱怡徐文桢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医科大学青岛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医药论坛杂志》《皖南医学院学报》《肝脏》《免疫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用回归模型筛选出近天然的抗原-抗体对接模拟结构被引量:1
《生物工程学报》2018年第6期993-1001,共9页陈郑珊 迟象阳 范鹏飞 张冠英 王美荣 于长明 陈薇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No.2018ZX09J18101)资助~~
在抗原-抗体分子对接模拟所生成的大量计算生成构象中筛选出近天然结构,即接近真实情况的抗原-抗体结合模式。借鉴QSAR原理,定义抗原-抗体接触面描述符并利用Discovery Studio 4.5软件平台计算出各对接模拟构象的接触面描述符和能量参...
关键词:分子对接 近天然结构筛选 抗原-抗体复合物模拟结构 表位-配位预测 
过敏性紫癜导致男性儿童生殖器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4年第1期68-70,共3页张荣鹏(综述) 刘宇(审校)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全身变态反应性血管炎,多发生于3~10岁儿童,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由于致病因素引起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导致广泛毛细血管炎,并激活补体,释放...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生殖器损伤 男性儿童 抗原-抗体复合物 毛细血管炎 致病因素 变态反应性 免疫复合物 
葛根素致急性肾衰竭1例与发病机制探讨被引量:4
《医药导报》2012年第4期535-536,共2页许焱 史振伟 
目的探讨葛根素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报道1例葛根素导致急性肾衰竭、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案,并结合近年文献进行复习及分析。结果患者应用葛根素治疗中迅速出现肾功能恶化、血红蛋白下降,肾活检结果为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
关键词:葛根素 肾衰竭 急性 肾小管坏死 急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与血清sCR1变化的相关性
《肝脏》2012年第1期28-30,共3页罗丽莎 张继万 周建丽 何鹏飞 隆莉 张晓芳 赵志勇 刘娴 王海滨 
进入血液中的病原体或机体产生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将直接或间接激活补体C3,产生C3b、C4b等补体片段,这些片段将病原颗粒或循环免疫复合物与红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1型分子(CR1)连接成免疫复合体,然后通过FC段或补体C端与吞噬细胞的FCR...
关键词: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 血清sCR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EAG阳性 相关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 循环免疫复合物 补体C3 
纤维蛋白胶凝素-3研究进展被引量:4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年第2期213-216,共4页陈勰 陈海冰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0871204;81070649);上海市糖尿病重点实验室建设(08DZ2230200)
补体系统在体内参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亦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根据其激活过程起始顺序的不同分为三条途径:①经典途径: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1q启动②凝集素途径(lectin pathway):由炎症期产生的...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 抗原-抗体复合物 防御反应 激活过程 生物学作用 凝集素途径 免疫病理 抗微生物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体会被引量:1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第8期922-922,共1页汪勇 
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病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触发由免疫介导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主要活化了神经内分泌补体和血液凝固系统,会导致三个危险后果,即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肾功能衰竭,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急...
关键词: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抢救 抗原-抗体复合物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理生理变化 血液凝固系统 神经内分泌 肾功能衰竭 
DIC的主要发病原理及临床表现?
《护士进修杂志》2011年第2期101-101,共1页
答:DIC的主要发病原理为4方面:(1)血管内皮受损,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细菌、毒素(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缺氧、酸中毒、高热和冻伤及创伤等均可损伤小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胶原纤维暴露,促使血...
关键词:发病原理 DIC 临床表现 内源性凝血系统 血管内皮细胞 抗原-抗体复合物 革兰氏阴性杆菌 血小板聚集 
以临床-实验室-临床模式研究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被引量:6
《传染病信息》2010年第4期193-195,226,共4页汪萱怡 闻玉梅 
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2008ZX10002-003)
寻找新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途径,首先须要综合乙肝慢性化的机制。本研究选择以消除对乙肝病毒免疫耐受性为目标的治疗策略,通过对鸭乙肝病毒感染的幼鸭及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转基因小鼠的研究,发现注射特定比例的乙肝表面抗原-抗...
关键词:肝炎 乙型 慢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 临床试验 疫苗 
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的研究历程及进展被引量:3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年第9期718-720,共3页汪萱怡 姚忻 郭利民 许丽锋 沈心亮 徐道振 赵铠 闻玉梅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我国感染病中最常见的疾病。虽然核苷类(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乙肝治疗已取得较大成果,但调动患者的免疫应答也是控制和治疗慢性乙肝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抗原抗体复合物型(IC)治疗性乙肝疫苗自1988年...
关键词:肝炎 乙型 疫苗 治疗性 
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第6期588-590,共3页孙瑞芹 高云英 王新卫 何宏轩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前沿领域创新项目(KSCX3-IOZ-0617);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6A01)
目的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以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蛋白为抗原,其病毒的高免卵黄为抗体,将抗原与抗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1日龄SPF仔鸡,进行保护力试验;于免疫后不同时...
关键词:禽流感病毒 H5亚型 抗原-抗体复合物 免疫原性 保护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