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提呈能力

作品数:16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刁宏燕张荣信崔光莹薛振毅陈佳宁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中国免疫学杂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
《浙江临床医学》2015年第12期2210-2212,共3页邵洁 邹征云 杜娟 苏舒 刘宝瑞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体内最强大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器官中,其抗原提呈能力为其他提呈细胞的数百倍,外源性抗原被DC摄取处理或内源性抗原在胞内被加工处理后成为抗原表位肽,并装载至MHC-Ⅰ或Ⅱ类分子,递呈...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抗原提呈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抗原提呈能力 杀伤肿瘤细胞 内源性抗原 外源性抗原 
Toll样配体的免疫作用及在免疫佐剂中的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年第7期977-981,共5页杨文涛 石少华 王春凤 杨桂连 
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102806;2011AA10A2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2541;31272552;8117035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CET-10-0175);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1816);吉林省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2011-Y07)资助
有效的新型疫苗的研究,不仅依赖于新的疫苗种类和设计策略,还要求疫苗制品中不可缺少的组分--佐剂的发展和创新。从最初的传统佐剂铝盐佐剂到弗氏佐剂再到目前多种类型的佐剂,佐剂类型正在不断发展。佐剂能通过一系列机制加强抗原提...
关键词:免疫佐剂 免疫作用 TOLL 疫苗制品 应用 配体 抗原提呈能力 设计策略 
疫苗活化的GCN2增强DC的抗原提呈能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年第2期180-180,共1页张华 韩超峰 
黄热病疫苗((yellowfevervaccine,YF)-17D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减毒活疫苗,在全世界广泛使用,但其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反应的机制尚未明确。2014年1月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筛选到了与该作用机制...
关键词:黄热病疫苗 抗原提呈能力 保护性免疫反应 DC 活化 减毒活疫苗 蛋白激酶2 系统生物学 
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2013年第4期35-39,共5页吉海杰 王黎明 刘洋 史高娜 李会 刘大庆 李娜 刘丽敏 裴雪涛 吴明远 
陕西省社发攻关课题-肿瘤诊断治疗技术(2012K13-02-34)
1973年,Steinman和Cohn在小鼠脾脏发现具有树枝状突起的独特形态细胞,并将之命名为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DC作为连接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是机体识别和摄取病原体和肿瘤抗原的关键细胞,具有抗原提呈能力强和...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初始型T细胞 抗原提呈能力 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小鼠脾脏 cell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对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年第12期1063-1067,共5页林静 王磊 苏又苏 方红成 李大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170258)
目的:研究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对小鼠巨噬细胞抗原提呈能力及炎性分泌功能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分离野生型C57B小鼠及TSLPR基因敲除(TSLPR-/-)C57B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给予TSLP进行刺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MHCⅡ...
关键词:TSLP TSLPR基因敲除 小鼠巨噬细胞 抗原提呈能力 炎症因子 
L-精氨酸对树突状细胞表型及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急救医学》2012年第3期214-217,共4页莫宝定 陶晓根 王锦权 刘宝 张蕾 苏俊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No.KJ20098049Z)
目的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并探讨L-精氨酸(L-arg)对DCs表型表达及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取贴壁细胞加入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 L-精氨酸 抗原提呈能力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不同亚型树突状细胞与HIV-1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1年第9期860-864,共5页刘爱平 杨瑜 张晓燕 
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10XD1403500);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项目(沪卫科教〔2010〕058号)资助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是由美国学者Steinman于1973年发现的,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因其成熟时伸出许多树突样突起而得名。部分亚型DC分布在粘膜上皮,胞吞能力较强,是性传播过程中HW-1最初被感染的靶细胞之...
关键词:抗HIV-1感染 树突状细胞 相互作用 亚型 抗原提呈细胞 抗原提呈能力 cells 美国学者 
VEGF对白血病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第16期1587-1590,共4页张伶 李维 涂植光 黄宗干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基金(KJ05030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对白血病源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K562细胞经5μmol/LVEGF反义寡核苷酸(AS-ODN)处理24h,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V...
关键词:白血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反义寡核苷酸 树突状细胞 核因子ΚB 
树突状细胞在调节性T细胞产生中的作用被引量:1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年第1期85-88,共4页肖斌 朱永红 邹全明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自身反应性T细胞 CD8^+T细胞 cells 抗原提呈能力 免疫耐受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及抗原提呈能力与HBV载量的关系被引量:7
《肝脏》2005年第1期8-10,共3页钱峰 贺永文 朱传武 王海燕 吴妹英 李明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表型及抗原提呈能力与HBV载量的关系。方法 采集 2 3例CHB患者和 8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 ,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4和重组人粒细胞 巨噬细胞...
关键词:抗原提呈能力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 树突状细胞表型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载量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 ICAM-1 HLA-DR 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3H-TDR 流式细胞技术 间接免疫荧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