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歌谣

作品数:49被引量:5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兆辉张冰梅王祝康肖军魏兵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市图书馆第三军医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海外文摘》《黄河之声》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文坛三老”到“通俗三老”——兼论“京味”抗战歌谣的改编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8期14-16,95,共4页王颖超 
20世纪30年代,老舍、老向与老谈,三人文风相近,私交又甚好,被称为“文坛三老”。在那场救亡图存的抗日战争中,他们都选择以通俗文艺作为抗战的工具和武器,参与了通俗文艺运动,共同创办《抗到底》刊物,写作宣传抗日的歌谣、鼓词、相声等...
关键词:“三老” 抗战 歌谣 “京味” 
浅析抗战歌谣在淮北地区的历史发展与传播
《黄河之声》2023年第11期80-83,共4页孙涛 
蚌埠市智库建设和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蚌埠抗战歌谣的创作与传播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B22C037)。
抗战歌谣是淮北地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持久抗战,打击日伪文化侵略蚕食的有力武器。在党的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创作从无到有,传播由新四军军内逐步扩散到社会大众。抗战歌谣借鉴和吸收了淮北当地众多的艺术形式,极具淮畔气息,在传播中...
关键词:抗战歌谣 淮北地区 发展传播 
大众话语与舆论动员——论《新道理》杂志抗战歌谣的舆论构建
《抗战文化研究》2022年第1期114-122,共9页宋泉 
2018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新道理》与抗战歌谣传播研究”[2018KY0370];广西艺术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项目“桂林文化城抗战歌谣传播研究”[GCRC201710]阶段性成果
歌谣不仅是一种口传文学,更是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抗战歌谣在政治表达、宣传教化、舆论监督以及权力斗争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道理》杂志是桂林文化城发行量最大的通俗期刊,其中刊载了内容丰富的抗战歌谣,这些歌谣通过杂志媒介和...
关键词:“大众化”语境 抗战歌谣 舆论场 《新道理》杂志 
国民意识改造刍议——以抗战歌谣为视角
《海外文摘》2022年第5期43-46,共4页罗添律 
日本侵华引发中日激烈民族冲突,民众对于日本侵略者了解甚少,国民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国家社会责任感。抗战时期国民意识的改造并不是一蹴而就,大部分地区由于环境封闭、文化教育落后,民众接受国民教育途径有限,促进他们国家群体认同的...
沁源秧歌中抗战歌谣的历史记忆及当代意义被引量:1
《当代音乐》2020年第2期78-79,共2页药锐红 
沁源秧歌,也称沁源民歌、沁源小调,主要流行于沁源县、太岳山。沁源秧歌本是民歌体裁,是当地一种小调,后来在抗日战争时期登上舞台,以民歌与小戏两栖的形态呈现在民众面前,承担起以文艺宣传抗日的使命,它反映着民众的生活,也记录着社会...
关键词:抗战歌谣 历史记忆 当代意义 
抗战歌谣和抗联歌曲的美育情感
《新商务周刊》2019年第11期264-264,共1页赵宏 
本社科联发(2018)16号课题(东北抗联歌曲东北抗战歌谣的美育研究,“一带一路”下本溪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阶段性成果。
回顾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东北人民十四年的抗战历程可以说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一路征程一路歌.东北抗战歌谣和抗联歌曲作为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群体的特殊文化现象,不仅记录着那个特殊年代的的烽火历程,也承载着不屈的东北人民荡气回肠的绝...
关键词:美育情感 抗战歌谣 抗联歌曲 
东北抗战歌谣的国家意识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13-19,共7页范庆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满族文学的民族国家意识研究”(14CZW066)
作为一种具有政治军事力量保障和高度民间主体性的文学形式,东北抗战歌谣公开、直接、自由地体现了东北沦陷区民众国家意识的真实、典范形态。这些形态包括祖国意识、国土意识、中华意识、国民联合意识、国际主义思想等。东北抗战歌谣...
关键词:东北抗战歌谣 国家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 
抗战歌谣发展呈现的五个特征
《中国文学年鉴》2016年第1期81-91,共11页王兆辉 
(一)抗战歌谣的概念辨析抗战歌谣,即是在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入侵的历史发展语境下产生的歌唱作品。简而言之,抗战歌谣是抗战民歌民谣的统称,其至少兼有民歌、民谣两层内涵。而传统意义上的“歌”“谣”是不同的概念,甚至具有相反的含义。
关键词:抗战 歌谣 民歌民谣 概念辨析 中国人民 反抗 
关于朝鲜族抗战文艺作品的“混种性”研究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90-93,共4页李明花 刘放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抗战语境下朝鲜民族文艺作品的‘混种性’研究”(项目编号:2016B345)的阶段性成果
朝鲜族抗战文艺作品是和各个民族和国内外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斗争史是有密切相关的。本文将朝鲜族的抗战歌谣与生物学的“混种性”现象相结合进行论述。将抗日歌谣的文艺特点从歌词形式的渊源,旋律、传承和创作,传承时间和空间等大...
关键词:朝鲜族 抗战歌谣 混种性 
战地先锋——云南抗战歌谣研究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131-136,共6页吕倩 王勇 
云南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迅速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抗战诗歌也勃然兴起,它作为战地开路的先锋,纵横驰娉...
关键词:云南 抗战歌谣 重大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