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性能研究

作品数:2089被引量:6322H指数:2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吕西林曹万林赵根田刘学春李振宝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振动与冲击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预应力叠合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5年第8期220-227,共8页李书蓉 郭智远 张鑫 周广强 王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08486,5203800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QE268);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1CXGC011204);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2023KJ324)。
提出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剪力墙,通过在预制板内布置水平预应力钢筋,降低板厚,方便运输和吊装。对剪跨比为1.5的现浇剪力墙和预应力叠合剪力墙进行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了其破坏模式、承载力、延性和耗能能力,结果表明...
关键词:叠合剪力墙 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板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模拟 抗震性能 
带SMA杆-摩擦阻尼器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5年第5期207-217,共11页戚亮杰 曹懿 袁振 薛建阳 刘孟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8330);教育部“春晖计划”合作科研项目(HZKY20220522);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22JY030)。
为增强钢结构仿古建筑的震后快速修复能力,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仿古建筑形制特点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杆-摩擦阻尼器串联装置,通过对附加和不附加该串联装置的钢结构仿古建筑梁柱节点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对比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仿古建筑 梁柱节点 摩擦阻尼器 形状记忆合金(SMA)杆 抗震性能 
考虑受扭影响的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5年第5期218-229,共12页陈宇良 张绍松 王双翼 叶培欢 吉云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0814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1M693854);广西科技大学博士基金(校科博18Z09)。
为探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tud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SSRC)柱在压弯剪扭复合受力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及抗扭承载力计算方法,以型钢配钢率、纵筋配筋率、体积配箍率、栓钉间距和栓钉位置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完成了12根SSRC柱和1根对比...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SSRC)柱 压-弯-剪-扭 焊接栓钉 抗震性能 抗扭承载力 
既有上部结构向下增建地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5年第2期245-253,共9页邬泽 卢广 庄海洋 唐柏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8397,52368072,52478518);江西省双千计划(JXSQ2023101017);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4BAB204073)。
基于深圳北站广场向下增建城际铁路地下车站结构的实际工程背景,场地土中地下车站附带上部已建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相互作用机理及其破坏机制成为结构抗震性能评价的关键问题。鉴于此,采用整体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建立了土-地下结构-上部...
关键词:土-地下结构-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增建地下结构 抗震性能 地震损伤 时程分析法 
带混合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振动与冲击》2024年第19期306-318,共13页韩启浩 YASIR Naeem 汪大洋 何建鑫 
江西省教育厅项目(GJJ210858);江西理工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2021001)。
基于完成的带水平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s with horizontal connection,PCSW-HC)试验研究,提出了一种带混合连接的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precast concrete shear walls with hybrid connection,PCSW-HVC)...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 混合连接 数值分析 耗能 失效模式 
功能可恢复强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4年第6期1-10,共10页黄群贤 林聪颖 刘洋 黄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45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J01288;2021J01284)。
基于强脊机制、损伤控制和可更换等理念,提出新型震后功能可快速恢复强脊框架结构体系。为考察功能可恢复强脊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震后可恢复性能,运用Sap2000软件对5个结构模型进行推覆分析,重点研究强脊框架结构的损伤机制、损伤演化...
关键词:功能可恢复 强脊系统(SBS) 可更换耗能件 推覆分析 损伤控制 残余变形 
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4年第6期196-205,共10页朱广治 刘建明 孙家腾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E2019203413)。
底端固结在基础上的剪力墙,在地震中墙角最易损伤破坏,且耗能较差,震后不宜修复。提出了一种新型竖齿摇摆自复位剪力墙(self-centering vertical tooth swing shear wall,SCVT-SW)体系。SCVT-SW体系由钢筋混凝土墙体、碟簧复位装置、软...
关键词:自复位剪力墙 碟簧装置 摇摆支座 滞回性能 功能可恢复 
铅黏弹性阻尼器增强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节点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振动与冲击》2024年第6期238-247,共10页王秋维 景烜光 史庆轩 李雪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8505;51878543)。
针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eel tubed reinforced concrete,STRC)柱节点抗震性能薄弱的现状,提出采用改良的铅黏弹性阻尼器进行增强。基于ABAQUS工作平台对铅黏弹性阻尼器试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数值计算所得滞回和骨架曲线、耗能性能及...
关键词: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 铅黏弹性阻尼器 数值分析 抗震性能 
基于混合消能减震技术非对称双塔连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振动与冲击》2024年第6期288-300,共13页蔡正 潘文 周强 Ghafar Wahab Abdul 杨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1100703-04);住房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2019-K-045)。
以某非对称双塔连体超高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建筑所在场地相匹配的地震波作为激励,通过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混合消能减震连体结构在各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消能减震效果,探讨了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B...
关键词:连体结构 混合减震 时程分析 耗能机制 抗震性能 
框架柱托换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振动与冲击》2024年第5期159-165,181,共8页李书蓉 张鑫 岳庆霞 巩善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38006,52208486);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1QE268)。
为了研究框架柱托换节点的抗震性能,设计了5个包裹式托换节点,进行往复加载试验,分析结合面高度和界面钢筋对托换节点破坏形态和抗震性能的影响。建立了托换节点的非线性数值计算模型,验证了数值计算模型的正确性。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
关键词:框架结构 托换节点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界面钢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