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

作品数:1403被引量:3187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郝飞钟华张宏誉程雷李邻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医学重点人才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度普利尤单抗诱发严重关节疼痛一例报告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3年第4期342-345,共4页汤蕊 郑怀君 李宏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以湿疹样皮疹和剧烈瘙痒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通过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光疗,抗组胺药、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治疗,但由于疗效不佳或耐受性较差,治疗效果并不理...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 单抗治疗 关节疼痛 糖皮质激素 病例报告 抗组胺药 DERMATITIS 免疫抑制剂 
乳腺癌皮肤转移一例被引量:1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9年第12期738-739,共2页王逸飞 缪秋菊 徐秀莲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左侧胸壁红斑6个月余。患者2年前因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后定期化疗。6个月前患者于左胸壁手术部位附近出现环状浸润性红斑,无明显自觉症状,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离心性环...
关键词:浸润性红斑 离心性环状红斑 左胸壁 淋巴结清扫 左侧胸壁 乳癌改良根治术 外用糖皮质激素 抗组胺药 
新型抗组胺药奥洛他定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临床皮肤科杂志》2018年第4期255-257,共3页贾苇雪 张婉璐 李诚让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经费资助基金(2016-I2M-1-002)资助项目
奥洛他定是新型第二代抗组胺药,具有抗组胺、抗炎、抗神经递质、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选择性高、亲和力强,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见,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皮炎、银屑病和多形红斑等瘙痒性皮肤病,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
关键词:奥洛他定 抗组胺药 药效作用机制 
抗组胺药物的抗炎特性被引量:5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温禾 姚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735;8157304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0166)
组胺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其中H1受体在介导过敏性炎症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在有无介质存在条件下均可触发下游级联反应。H1抗组胺药物是H1受体的反向激动剂,除具有拮抗组胺作用外,还有抗炎效应,在过敏性炎症性疾病...
关键词:受体 组胺H1 组胺H1拮抗剂 钙通道 抗炎 核因子KAPPA B 免疫级联反应 
LC-MS/MS法检测皮肤科常用中药制剂中添加的7种抗组胺药物被引量:17
《药物分析杂志》2016年第11期2022-2028,共7页叶林虎 徐松 王丽莎 贺梅 常琪 
毕节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毕科合字[2015]51号,毕科合[2015]62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5]2004号);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1002-001)
目的:建立一种灵敏、快捷的LC-MS/MS方法,快速检测皮肤科常用中药制剂中添加的氯雷他定、盐酸苯海拉明、盐酸赛庚啶、盐酸西替利嗪、盐酸异丙嗪、咪唑斯汀、马来酸氯苯那敏7种抗组胺化学药物。方法:片剂、软膏和洗剂等样品均采用甲醇超...
关键词: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 盐酸苯海拉明 盐酸赛庚啶 盐酸西替利嗪 盐酸异丙嗪 咪唑斯汀 马来酸氯苯那敏 非法添加 中药制剂 快速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抗组胺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被引量:11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年第9期669-671,共3页温未 姚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501、81371735、81573045);2014亚美医学基金会(MMAAP)皮肤病项目基金资助;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50166)
抗组胺药物是皮肤科治疗过敏性疾病最常见的药物之一,在大部分人群中有着较好的疗效及耐受性。由于其适用范围广泛,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过敏性疾病患者,应用抗组胺药时应充...
关键词:组胺H1拮抗剂 孕妇 儿童 老年人 肝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Ⅱ型毛发红糠疹一例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年第5期285-285,共1页李光 陈浩 姜秭群 曾学思 
患者男,24岁,因全身起丘疹、红斑、鳞屑2年余于2008年7月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在腰背部起丘疹、鳞屑,自觉瘙痒,口服抗组胺药,外用糖皮质激素稍有好转,后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且掌跖皮肤增厚。1年前全身泛发红斑、丘疹、鳞...
关键词:毛发红糠疹 糖皮质激素 Ⅱ型 进行性加重 抗组胺药 反复发作 皮肤增厚 地塞米松 
抗组胺药依美斯汀的应用前景被引量:2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年第3期202-204,共3页佘晓东 陈沄 
依美斯汀(Emedastine,EME)由日本Kanabo-Kowa公司联合开发,1993年8月首先在日本上市,商品名DAREN,是新的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依美斯汀可选择性地作用于H1受体,临床用于治疗荨麻疹、湿疹或皮炎、瘙痒症及痒疹、过敏性鼻炎等。本...
关键词:依美斯汀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抗组胺药 药物作用机制 过敏性鼻炎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商品名 
用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评价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效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年第3期176-178,共3页张彩萍 崔盘根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之一,病因不明,易诊难治。抗组胺药为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药物,但对部分患者疗效不十分肯定,如何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尚缺乏客观指标。概述了树突状细胞在变应性疾病中的功能及用体外培养外周血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
关键词:荨麻疹 组胺H1拮抗剂 树突细胞 
地氯雷他定:一种新的抗组胺药被引量:23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年第11期668-670,共3页徐文严 
关键词:地氯雷他定 抗组胺药 化学结构 药理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