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

作品数:1043被引量:1399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亚明戴吾三高怀瑾贾云福张洪亮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理工大学郑州大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考工记》——中国最早的技术文献
《文史知识》2016年第1期101-107,共7页戴吾三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有先秦时期大量的手工业生产技术资料,汇集了诸多的生产管理和营建制度,集中反映了当时的技术观念。正由于此,考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源流,了解古代的技术传统,都需要研读《考...
关键词:《考工记》 技术文献 手工业生产 先秦典籍 中国古代科学 技术传统 冬官 技术资料 郑玄注 《周官》 
说“节约”
《文史知识》2012年第11期116-123,共8页左莹 
我国古代马车的发展历史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周礼·春官·巾车》中有对各种类型的车和乘车之礼的记录;《考工记》中有"轮人"、"舆人""辅人"、"车人"的记载。
关键词:节约 《考工记》 殷商时期 
会“变脸”的钟馗被引量:1
《文史知识》2006年第4期108-113,共6页傅怡静 谷曙光 
钟馗这个名字在中华大地上掷地有声,关于他捉鬼的本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虽然捉鬼的钟馗也是鬼,但他是有着传奇经历的“好鬼”、“圣鬼”,所以一直受到老百姓的虔诚敬仰、顶礼膜拜。对于钟馗的起源由来,众说纷纭,传统认为其原型...
关键词:钟馗 “变脸” 传奇经历 老百姓 考工记 王夫之 胡应麟 文化传统 
略谈“清议”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93年第5期118-121,共4页陈勇勤 
'清议',是我国古代固有的名词。其内涵,既指对时政的议论,也指社会舆论。古语云'清,澄也'(《周礼·考工记·氏》注),又云'刑罚清而民服'(《周易·豫》)。这反映出'清'寓意着纯洁、公正。据此而论。
关键词:社会舆论 考工记 民服 乡校 日知录 乡论 武帝纪 乡举里选 侍御 曹羲 
《考工记》的年代与国别
《文史知识》1992年第7期85-85,共1页
对《考工记》的制作年代和国别,颇有异说。郑玄、孔颖达以为西汉人作;贾公彦、王应麟以及秦以前作。而江永就《考工记》本文举出两个证据,证明它是东周时期的作品;又就书中所引的地名和方言,证明它是齐国人所作。江永的考证比较详细,但...
关键词:《考工记》 东周时期 公彦 制作年代 考工记 中所 郭沫若先生 文中 
古都街衢沿革述略
《文史知识》1988年第11期45-48,共4页张庆 
都城中纵横交错的街衢,就像人体中的血管网络那样重要,所以历代的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街衢的规划与建设。东周以后,由于铁器的使用,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城市大量出现。与此同时,新的都城设计思想也应运而生,...
关键词:新兴城市 《考工记》 左祖右社 城中 九经 面朝后市 匠人营国 涂九 血管网络 战国时期 
《周礼》被引量:2
《文史知识》1983年第1期63-67,共5页金景芳 
《周礼》是谈政治制度的书。汉初时,名为《周官》;将《周官》之名改称《周礼》,盖始于刘歆。自郑玄兼注《周礼》、《仪礼》、《礼记》,《周礼》遂为三礼之一。第一节《周礼》作者和成书年代《周礼》作于何时?
关键词:《周官》 《仪礼》 三礼 郑玄注 成书年代 《考工记》 周公 孙治让 冬官 宗伯 
《考工记》
《文史知识》1982年第4期41-43,共3页王锦光 闻人军 
《考工记》是我国先秦时期不可多得的手工艺专著。篇幅不长,全文约7100字,但内容相当丰富。其作者不详。
关键词:《考工记》 战国时期 《四部丛刊》 兵器制造 孙治让 曲辕 周礼正义 度量衡制度 《周官》 清代朴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