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幔

作品数:22被引量:26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毛桐恩袁永真杜炳锐方慧裴发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质学报》《岩石学报》《计算物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东沿海地区壳-幔温度结构与温泉地热系统成因的地球物理分析
《地质学报》2025年第2期588-601,共14页张健 范艳霞 何雨蓓 姜程浩 褚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编号2021YFA0716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17605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编号XDB42020104)联合资助的成果。
广东沿海地区温泉众多,是我国重要的中低温水热型地热资源区。在野外考察基础上,本文利用磁、重、地震方法,计算了该区温泉地热系统的壳幔温度结构,结果表明:该区居里面温度为550℃,莫霍面温度在635~812℃之间,地幔微弱上隆、热背景略...
关键词:广东沿海地区温泉 居里温度 高生热率地层 下地壳高温热液区 成因机制模式 
油气地质勘探将从烃源岩时代进入幔源油气新时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70-77,共8页林隆栋 袁学诚 李玉琪 
简要梳理了人类石油勘探发展历程,分析并研究了国内外25个油田(或盆地、油区)的勘探资料,得出结论:石油地质勘探经历过的第一个阶段是背斜(构造)勘探阶段(19世纪60年代~20世纪60年代),第二个阶段是烃源岩勘探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今),现...
关键词:背斜(构造)勘探 烃源岩勘探 幔源油气理论及勘探 盆-壳-幔镜像叠置成藏模式 
青藏高原东北缘扩展变形范围与深部结构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1年第3期908-922,共15页刘愿 程斌 杨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2186);西北大学张国伟院士工作室;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6JK1753)联合资助。
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和扩展一直是地学界长期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结果,其进一步向北东方向扩展变形的边界范围长期存在较大争议.本文...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缘 扩展变形范围 浅表地质 深部结构 壳-幔变形 
地震全波形反演及其探测壳-幔结构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1年第2期464-480,共17页蒋梦凡 孙伟家 塔力哈尔·哈帕尔 魏伟 李卿卿 符力耘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2017YFC0601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4060,41720104006);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094)联合资助.
地球介质的物理属性(如速度)隐含了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信息,因而获取高精度的地下介质模型是探测内部结构的重要目标之一.全波形反演方法利用地震观测记录的振幅、相位等全波信息来重建速度和密度等介质参数模型,被认为是建立高精度地...
关键词:全波形反演 地震正演模拟 目标函数 优化算法 壳-幔结构探测 
月海盆地区壳-幔界面补偿地形体积估计的球谐算法被引量:1
《计算物理》2020年第3期335-340,共6页钟振 张腾 肖文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64001);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7P03);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科研项目资助。
提出基于壳-幔界面补偿地形的球谐系数直接求解补偿地形体积的方法.结果表明:补偿地形的体积仅与其球谐展开系数和常高地形展开系数乘积之和有关,进而简化了运算的复杂度,提升了计算效率.与模型地形的体积相比,算法的误差较常规的算法小...
关键词:月海盆地 壳-幔界面 球谐展开 补偿地形 
南海北部陆缘珠江口盆地岩石圈热结构被引量:12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9期3749-3759,共11页唐晓音 黄少鹏 张功成 杨树春 胡圣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251);中国博士后基金(2015M582636)联合资助
沉积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是岩石圈构造-热演化过程的综合反映和盆地热史恢复的约束条件,对盆地动力学研究和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海洋勘探难度大、勘探程度低,相对于大陆地区,边缘海盆地比较缺乏岩石圈热结构方面的研究.本文...
关键词:壳-幔热流 深部温度 “热”岩石圈厚度 珠江口盆地 
中国东部地区的壳-幔过渡带结构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3期845-855,共11页孙伟家 符力耘 魏伟 林羿 唐清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20104006,41630210)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7094)联合资助.
莫霍面是地壳和上地幔的边界,但莫霍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面",而是一个反映地壳和地幔物质交换、相互作用等动力学意义的"过渡带".本文综合深地震反射、宽角地震折射和高温高压岩石物理实验结果,确定壳-幔过渡带的地震P波速度变化范围为6...
关键词:壳-幔过渡带 地震波传播 层析反演 地震光照成像 底侵作用 
西昆仑塔什库尔干苦子干碱性杂岩体的成因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1
《西北地质》2013年第4期1-24,共24页王亚伟 廖小莹 刘良 校培喜 曹玉亭 杨文强 康磊 梁莎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昆仑–阿尔金成矿带基础地质综合研究"(121201061010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重点课题"秦岭造山带新元古-早中生代演化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10DZSY021)联合资助
苦子干碱性杂岩体是塔什库尔干新生代碱性岩带的主要组成之一,主要由霓辉正长岩、石英霓辉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组成。霓辉正长岩、石英霓辉正长岩和碱性花岗岩的SiO2含量差别较大,分别为50.26%~54.11%、59.74%~60.43oA、69.5...
关键词:西昆仑 塔什库尔干 苦子干碱性杂岩体 壳-幔混合作用 藏北新生代岩浆活动 
地球早期的壳-幔关系和克拉通的稳定与保存
《海洋地质》2013年第3期11-11,共1页Stephen FOLEY Karen ZIAJA Richard W.WHITE 张亚玲(翻译) 
多数大面积发育的克拉通在太古代后期、即3Ga以来保持稳定状态。假设克拉通汇聚的构造环境与同期的俯冲作用有关,那么使岩石圈稳定的障碍为:岩石圈与地壳或地幔成分不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以及它们在俯冲作用下的关系。
关键词:稳定状态 克拉通 壳-幔 保存 早期 地球 俯冲作用 构造环境 
南海西南海盆壳幔结构重力反演与热模拟分析被引量:16
《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第12期3026-3037,共12页张健 李家彪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07CB411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74085;91028006)资助
壳幔结构及扩张期后的岩浆活动是研究南海西南海盆形成演化的关键.本文针对NH973-1剖面开展壳幔密度结构重力反演,并依据重力反演的壳幔模型,定量模拟海底扩张期后的壳幔热结构与热演化过程.重力反演表明:西南海盆中央残余扩张脊之下存...
关键词:西南海盆 热模拟 壳-幔密度结构 重力反演 残余岩浆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