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罚性

作品数:379被引量:1581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洪兵刘艳红何庆仁赵军钱叶六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检察官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案发前退还诈骗款物的规制考量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22年第18期36-40,共5页李德胜 
202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被害人教义学语境下套路贷行为的规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最高法研究室对“申付强诈骗案”的电话答复是针对特定个案裁判的处理,该答复不能适用于所有的诈骗案件。行为人在案发前退还部分或全部诈骗款物的行为,本质上是犯罪既遂后的认罪悔罪表现,不应影响入罪评判环节的“可罚性”判断,只应影...
关键词:申付强诈骗案 退还诈骗款物 可罚性 需罚性 
一般情节盗窃未遂可罚性探析
《中国检察官》2019年第5期31-33,共3页续艳龙 
法律规定的不明确,导致一般情节的盗窃未遂是否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在理论和实务上均存在争议,也造成了司法裁判的不统一事实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该类盗窃未遂是可以处罚的,而且也有处罚的必要性对一般情节盗窃未遂的处罚应结合案件的具...
关键词:盗窃未遂 可罚性 法律分析 
间接片面帮助行为的可罚性问题探析
《中国检察官》2016年第20期46-47,共2页赵赤 
一、基本案情王某系某市中小企业局工作人员。2010年6月,王某与其丈夫张某商议利用王某职务之便帮助企业申报国家技改补助资金,并从中收取好处费。张某遂让其朋友郭某帮忙寻找企业申请补助资金,并交代郭某与企业约定30%的好处费,待补助...
关键词:帮助行为 可罚性 联系企业 帮助犯 钱权交易 共犯理论 法益侵害 国家工作人员 补助款 定罪处罚 
形式与实质刑法解释论的来源、功能与意义
《中国检察官》2015年第23期79-,共1页刘艳红 
当下中国的刑法学界,形式与实质解释论之争倍受关注,然而,争论之中也存在着对形式与实质解释论的来源、功能与意义等诸多根本性问题的误解,从而亟需澄清。在理论来源上,形式与实质解释论肇始于日本刑法学界。在时间上,形式与实质的刑法...
关键词:刑法解释 犯罪论体系 解释论 日本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 有责性 违法性 中国刑法学 可罚性 从一 
简评德国不作为帮助犯的认定
《中国检察官》2015年第8期75-78,共4页王晓雪 
不作为帮助犯是指以不作为方式实施的对他人犯罪给予帮助的行为,是不作为犯与共犯理论的交叉问题。19世纪末,德国就以判例形式开启了对不作为帮助犯的理论研究。但我国目前对不作为帮助犯的研究较少,实践中发生的以不作为方式实施帮助...
关键词:帮助犯 共犯理论 期待可能性理论 可罚性 免责事由 交叉问题 不真正不作为犯 阻却事由 癖马案 法益 
原因自由行为的域外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4年第22期68-71,共4页张智聪 郭小龙 
刑罚的目的并不在于惩罚本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预防,包括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所以行为构成犯罪除了要求在客观上具有构成要件符合性之外,还要求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主观上具备有责性,即行为人只对自己具有责任能力时的行为承担责任。"根...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责任能力 有责性 故意杀人罪 罪责原则 可罚性 间接正犯 犯罪论体系 特殊预防 免除处 
知识产权犯罪数额的确定标准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史瑞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取决于行为的性质和其性质的程度.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在社会危害性的量上发生变化的结果。”因此.确定犯罪数额标准必须以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为根据.而科学的犯罪数额...
关键词:知识产权犯罪 犯罪数额 数额标准 社会危害性 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危害程度 刑事可罚性 
毒品致幻后实施犯罪的可罚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检察官》2013年第16期20-22,共3页李越锋 周胜俄 
[基本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口服食用麻古3颗及冰毒0.2克后,产生被人监视的幻觉,在宾馆(位于闹市区,且楼上为住户居民)住宿期间,用身上携带的一次性打火机先后将房间内的浴巾和身穿的棉衣点燃实施放火,意图烧出"监视"自己的人,并将两片剪...
关键词:犯罪嫌疑人 刑事责任能力 原因自由行为 可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