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罚性

作品数:379被引量:1581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洪兵刘艳红何庆仁赵军钱叶六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略论未遂犯的可罚性范围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5期338-339,共2页叶峰 
本文从辨析未遂行为与未遂犯入手,详细分析了未遂犯在结果加重犯、危险犯、行为犯、不作为犯与行政犯等犯罪样态中的成立可能性,通过比较国外关于未遂犯可罚性范围的立法模式,说明我国在立法上限定我国未遂犯的可罚性范围的必要性。
关键词:未遂犯 可罚性 结果加重犯 未遂行为 立法模式 不作为犯 行政犯 行为犯 危险犯 必要性 上限 犯罪 
原因自由行为研究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3期249-250,共2页杜胜昌 
原因自由行为的麻醉程度仅限自醉于无责任能力的情形;原因自由行为的罪过只能为故意;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依据在于间接正犯理论;原因自由行为与麻醉状态下的违法行为是不同的犯罪形态。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无责任能力 违法行为 麻醉状态 麻醉程度 间接正犯 犯罪形态 可罚性 罪过 理论 
论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3期286-287,共2页叶辉华 
醉酒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这是我国刑法当中的明文规定。本文从醉酒犯罪来分析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关于原因自由行为的可罚性理论包括定型说、有力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三种,文中主要对此三种理论学说进行比较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原因自由行为 相当因果关系说 可罚性 醉酒犯罪 刑事责任 理论学说 刑法 定型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双重可罚性引渡原则研究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3期611-613,共3页李凤宁 马栋 
双重可罚性原则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腐败犯罪引渡的首要原则。双重可罚性原则与引渡的其它原则,如双重犯罪原则、相同原则以及相互主义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促进对腐败犯罪行为的国际引渡与合作,《公约》还规定了双重可罚性原...
关键词: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引渡 双重可罚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