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工

作品数:266被引量:2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元堂周亮徐志华郑幸陆明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书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隋《王幹墓志》考论
《中国书法》2025年第1期202-205,共4页王健 
二〇二一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号:SK2021A0935)阶段性成果。
《王幹墓志》为王幹墓开皇二十年移葬时志墓之用,志盖的背面和志身正面皆有志文,根据志文的刻写效果、刻写方式等角度分析,应该是多人刻写完成的,呈现出不同的书法审美感受和视觉效果。
关键词:王幹墓志 考释 刻工 
李东阳《自书诗卷》所见宋灏考论
《中国书法》2023年第2期193-196,共4页贺笑一 
福建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渡台书家在台高等院校任职研究”(项目编号:JAS21093)阶段性成果。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李东阳《自书诗卷》书于明正德年间,曾赠予宋灏。宋灏以其精法的刻工技艺享誉山右,朱奇源曾嘱刻《宝贤堂集古法帖》,与李东阳、乔宇、张潜等人交往甚密,任广平通判后,又镌刻《杜少陵集》。宋灏的事迹打破了刻工...
关键词:李东阳 宋灏 刻工 
刻工群体与北朝佛教铭刻——以《杨大眼造像记》的刊刻为例
《中国书法》2021年第12期65-75,共11页吴宗阳 
本文首先通过论述北朝佛教铭刻和《杨大眼造像记》艺术风格的关系,得到了它与北朝写经、北朝佛教铭刻风格的用笔、字形的联系,而后结合分析佛教铭刻刻工的工作方式和服务对象论述了刻工呈现出此作品的原因。
关键词:刻工 北朝佛教铭刻 杨大眼造像记 
元代刻工及其相关问题考证
《中国书法》2019年第18期54-57,共4页程渤 华捷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元代书法家群体与复古观念研究"(项目批准号17FYS025)阶段性成果
技艺精湛的刻工,可以准确表达书家的笔意,元代书法深受赵孟頫复古观的影响,在追求韵致美的同时,笔法更为细腻精到,这使得元代书家对于刻工技艺的要求更甚,赵孟頫即聘有专任刻工。而元代文人与刻工的关系也愈加密切,这体现在文人赠与刻...
关键词:元代 赵孟頫 石刻 刻工 
刀斧之下的“篆隶笔意”:清代碑学建构中的误读被引量:2
《中国书法》2019年第2期27-32,共6页陆明君 
在清代碑学的建构中,从开始关注北碑到对北碑的渐次赏悦与推崇,在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人们寻求到了北碑中所蕴涵着的"古法"或"篆隶笔意",从而确立了北碑的正统地位。而清人的追本溯源,存在严重的"误读",这体现在:以刀斧之迹论书法笔法...
关键词:碑学 刻工 古法 篆隶笔意 误读 
书写、镌刻的交融互动与字体演变
《中国书法》2018年第6期202-203,共2页李静 
碑刻字迹产生,要经过书丹和镌刻两个阶段。从顺序上看是前后两个步骤,书家先用笔书写,也称书丹,而后刻工进行镌刻。刻工的任务首先就是对书家书写的字迹用刻刀进行再现,对字迹具有依赖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文字内容及通篇布局进行宏...
关键词:书写 演变 字体 主要表现 文字内容 字迹 依赖性 刻工 
《始平公造像记》书写特质探赜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6年第22期75-82,共8页梁骥 
从《始平公造像记》的笔画特点看,造像记中文字诸多点画表现出了变化的丰富性和细腻性特点。同时,本文通过《始平公造像记》与东晋二王父子及北朝《令狐天恩墓表》砖墨迹进行比较,一些笔画的书写有明显的共同特征。这明确地告诉我们,工...
关键词:龙门 《始平公造像记》 书写 刻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