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工

作品数:266被引量:21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刘元堂周亮徐志华郑幸陆明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艺术学院吉林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隋《王幹墓志》考论
《中国书法》2025年第1期202-205,共4页王健 
二〇二一年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号:SK2021A0935)阶段性成果。
《王幹墓志》为王幹墓开皇二十年移葬时志墓之用,志盖的背面和志身正面皆有志文,根据志文的刻写效果、刻写方式等角度分析,应该是多人刻写完成的,呈现出不同的书法审美感受和视觉效果。
关键词:王幹墓志 考释 刻工 
《越刊八行本注疏考》校注
《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2024年第1期342-381,共40页 王瑞(譯注) 董岑仕(譯注) 張良(譯注) 
弁言長澤規矩也《越刊八行本注疏考》先於1935年5月發表在《書誌學》第四卷第五號(後文稱“先行稿”),基本觀點已在上一年面世的《<十三經注疏>版本略説》(見《<十三經注疏>影譜》)中略具雛形。其後在全面調查足利學校所藏八行本刻工的...
关键词:八行本 注疏 刻工 研究成果 版本 
明清版画制作者刻工署名现象剖析
《创意与设计》2024年第6期76-80,共5页周亮 周小牧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明清小说戏曲图像学研究”(19ZDA256)。
本文从明清版画制作者之一刻工署名位置展开,结合作品进行了诠释,并例举出著名刻工在版画作品中的作用,进而探讨了家族式的刻工团队模式,及古籍版本中序跋等处对刻工的认可。
关键词:刻工 明清 版画 
北宋京兆安氏刻工家族考
《宋史研究论丛》2024年第3期165-188,共24页艾讯 
京兆安氏是北宋中后期活跃在京兆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碑石刻工家族。自北宋中期开始,安氏家族先后数代人在京兆府及邻近州县从事碑石刊刻行当,且逐渐吸纳外姓刻工参与其中。家族成员安民曾被京兆官府选择,负责刊刻元祐党籍碑这一政治...
关键词:北宋 民间刻工 安民 京兆安氏 业务经营 
刻工家族:隐于幕后的功臣
《中华遗产》2024年第9期30-37,共8页吕宁 洛卡奇(摄影) 
2018年5月,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公之于众。家住四川小城安岳的石永恩老先生赫然在列。接受采访时,他自豪地展示出自己的代表作——以安岳毗卢洞水月观音造像为原型的《紫竹观音》。该作品曾被他用各种材质雕出,...
关键词:水月观音 代表性传承人 安岳 毗卢洞 维纳斯 功臣 
皇家刻工:清代刻工朱圭的生平与雕刻技艺
《荣宝斋》2024年第8期130-141,共12页董亚媛 
本文通过对清代著名刻工朱圭的生平与艺术特色的深入探讨,揭示了其在清康熙年间的重要贡献。朱圭的雕刻技艺精湛,特别是在书法雕刻中展现了独特的层次感和细腻的技法,深受康熙皇帝的重视和信任。通过对朱圭代表作品的分析,本文试图梳理...
关键词:刻工 朱圭 《御制耕织图》 
元代后太原地区石匠刻工考究
《建筑与文化》2024年第5期284-286,共3页王崇恩 张璇 胡川晋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项目“城镇化下古建筑周边环境与地域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5BG097)。
太原境内的民间石匠数量较多,这些工匠工作的地域范围主要分布在太原周边地区,其中以古交市、娄烦县、晋源区、尖草坪区这四处为中心。除了本县石匠外,还有崞县和稷山等地的外来石匠。多数石匠间的关系为兄弟、父子或师徒,有部分石匠参...
关键词:元代后 太原及周边地区 碑碣 石匠 科学价值与艺术价值 
南宋湖州《思溪藏》的刊刻历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5期131-146,共16页李周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ZJ006)。
南宋湖州刻有五千多卷的佛教大藏经《思溪藏》,但其刊刻历程长期存在争议。综合世界各地的多个印本,可以梳理出《思溪藏》刊刻的三个阶段。第一,在靖康元年前后,刚落成的圆觉禅院收到各方布施的经卷。后来刊刻时,部分以这些经卷作为底本...
关键词:《思溪藏》 《福州藏》 刊记 写本 刻工 字体 
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社团的兴起与“战地活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申雷 杜少虎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全球视野中的中国近现代绘画研究”(项目编号:SY2021006)前期成果。
从鲁迅引入欧洲版画开始,中国的新兴木刻版画就慢慢地发展了起来,逐渐出现学习、借鉴和研究的热潮。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在最早从事木刻的社团杭州“一八艺社”1931年夏天被迫解散之后,后继有春地美术研究会、野穗木刻社、野风画会...
关键词:延安版画 木刻社团 鲁艺木刻研究班 木刻绘画研究会 鲁艺木刻工团 
图文相异:《三国演义》中文人叙事与刻工插图的互动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4期140-156,共17页张娜娜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课题“多伦多大学馆藏怀履光档案研究”(项目批准号:19VJX025)阶段性研究成果。
《三国演义》是世代累积并经过文人加工写定的通俗小说,其中融入了插图刻工的情感倾向与文化思考,呈现出与文本叙事的不一致性。以志传本《三国演义》插图为中心,“图文相异”现象有随意式、延迟式和程式化三种类型。出版商的价值理念...
关键词:《三国演义》 插图 图文相异 文人叙事 世俗认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