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书中心

作品数:25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涵郑衡泌王永胜王卫波李啸非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理工学院合肥市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今谈》《安徽史学》《明清论丛》《国学(吉林)》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朝武英殿修书处刻书盛衰与中央刻书中心的演变
《明清论丛》2023年第1期144-159,共16页张小李 
故宫博物院2017年课题“清代武英殿修书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清康熙朝在武英殿设修书处,是从明朝延续下来的由内廷参与刻书并掌控中央刻书权的必然结果,也与清初顺治帝、康熙帝重视编纂、刊刻书籍息息相关。康熙朝武英殿修书处处于起步阶段,刊刻能力有限,尚未成为中央刻书中心。雍正朝给予武英殿...
关键词:清朝 武英殿修书处 中央官署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官书局 
刘洪慎独斋两部刻本的版权归属刍议被引量:1
《中国出版史研究》2020年第2期159-164,共6页方彦寿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16FZSO51)之阶段性成果。
建阳名肆刘洪慎独斋刊刻的《群书考索》《文献通考》,各家书目均著录为“明正德刘氏慎独斋刻本”。此二书虽产自书坊,但与传统意义上的坊刻本不同,其版权应属于委托其刊刻的官方机构。由宋至明,接受官私方、各地作家学者的委托刻书,是...
关键词:刘洪慎独斋 坊刻 官刻 版权归属 刻书中心 
为古籍传播链寻找失落的环节——写在《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出版之际
《印刷文化(中英文)》2020年第1期100-107,共8页方彦寿 
在古籍文献的传播链——作者、编辑、刊行和收藏中,往往忽视了刊行这一环节。其重点,就是刻书家。为寻找这一失落的环节,笔者搜集整理了由宋至清福建福州、建宁、泉州、兴化、南剑州等九地共800多位官、私、坊刻书家的刻书事迹,撰成《...
关键词:刻书家 刻书中心 失落环节 评判标准 
刻书中心建阳对外传播的基本走向及其影响被引量:2
《中国出版史研究》2019年第3期7-21,共15页方彦寿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16FZSO51)阶段性成果
建阳刻书业以其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在促进福建文化教育事业繁荣、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播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又由于投身于这个行业的各界人士以及图书自身的传播力量,而辐射八闽,影响全国,传播亚欧...
关键词:刻书中心 辐射八闽 走向全国 海上丝绸之路 
元代刻书中心的南移过程与原因被引量:2
《出版发行研究》2019年第8期104-107,共4页王卫波 
在蒙古族统治下的元代,虽然文化不及宋代繁盛,但刻书业仍然呈现出较为发达的面貌。在版本学的视野中,元刻的地位仅次于宋刻,亦是文献学家所津津乐道的善本。结合文献材料的相关记载,可以发现元代刻书的中心曾发生过一系列的变动,总体呈...
关键词:元代 刻书 出版史 
何谓平水本被引量:1
《中国工会财会》2017年第8期52-52,共1页晓白 
平水本,又称平阳本,指金、时期山西平阳(又叫平水,今西临汾)地区刻印的图书。金至世宗、章宗间,刻书业兴盛来,金灭北宋后,将北宋开封刻工掠至平水,设刻书机构——经籍所,使平阳成为当时北的刻书中心。
关键词:刻书机构 刻书中心 平阳 刻书业 北宋 图书 刻印 
“建本”的兴替及历史贡献
《炎黄纵横》2017年第7期25-26,共2页李加林 
"图书之府"的建阳,刻书历史十分悠久,起始于五代,繁荣于两宋,延续于元明,直到晚清。北宋时,建阳已是全国四大雕版刻书中心之一。元明时期,建阳麻沙、书坊的雕版刻书技艺更是闻名遐迩。
关键词:历史贡献 兴替 刻书中心 元明时期 
隐藏的秩序:环翠堂刊戏曲印本版画考被引量:2
《美术观察》2015年第3期108-113,共6页李啸非 
在晚明的出版业中,“徽州风”是个无法忽视的存在。所谓“徽州风”,是指在万历时期,随着徽州成为新兴的刻书中心而出现的出版现象,其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徽州籍刻工在出版活动中的广泛参与,徽州产品的流行,以及徽州书坊主的活跃...
关键词:版画 印本 戏曲 秩序 隐藏 刻书中心 万历时期 出版活动 
重庆古旧书业梗概及其当代旧书刊市场被引量:1
《图书馆杂志》2011年第10期108-111,共4页张麒麟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批准号:03BTQ006)"中国古旧书业史研究"关系成果之一
重庆市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之处,地理上隶属于四川地区。 四川的书业历史可谓悠久,曾是中国古代三大刻书中心,"蜀刻"本闻名天下、备受推崇。尤其在两宋年间,四川的藏书家遍布四川各地,私家藏书成为一时风尚。历经元明两朝,四川的...
关键词:古旧书业 重庆市 书刊市场 四川地区 当代 梗概 刻书中心 私家藏书 
宋代以后的雕版印刷图书
《兰台世界(上旬)》2011年第10期49-50,共2页王璐 
再度统一中国的宋代,政治安定,经济上相应发展,统治者提倡学术、崇尚文化,改进了科举制度,这些因素都促进了网书出版事业的发展。宋代的图书出版已经遍及全国各地,而以四川、浙江、福建为三大刻书中心。
关键词:印刷图书 宋代 政治安定 科举制度 出版事业 图书出版 刻书中心 统治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