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作品数:296被引量:755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龚忠诚石磊路兴华刘巧荣李云华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郑州大学昆明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浙江创伤外科》2025年第3期531-534,共4页舒晓玲 曹宇晓 朱燕婷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的预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本院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接收的115例OMSI患者病历资料,按照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有无不良结局分为93例结局良好组与22例不良结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
关键词:口腔 颌面部间隙感染 预后 因素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合并低蛋白血症危重患者的围术期管理1例
《麻醉安全与质控》2025年第1期67-70,共4页王凌帆 张瑶 祝文 张晨曦 闫虹江 吴宇飞 张昊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1231)。
1患者资料患者,男,43岁,身高165 cm,体质量50 kg,BMI 18.4 kg/m^(2)。因“左侧面部肿胀伴疼痛20 d,进行性加重3 d”急诊入院。患者糖尿病病史6年,既往发现糖尿病肾病,自述住院治疗后好转,未规律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HBV)10余年,肝硬化5...
关键词:凹陷性水肿 双肺呼吸音清 进行性加重 规律治疗 间隙感染 危重患者 低蛋白血症 皮温 
基于术前资料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预测模型的建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朱岩岩 丁嘉慧 吕中静 郑纪伟 蒋宁宁 张银银 孙玉华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OMSI)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干预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65例OMSI患...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住院时间 风险预测模型 术前资料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伴或不伴糖尿病炎症水平差异及临床意义
《长治医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451-454,共4页王国贺 沈干 
2022年度南京市卫生科技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计划(YKK22119)。
目的:比较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伴或不伴糖尿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差异,并分析其与创面愈合情况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47例伴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57例不伴糖尿病...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糖尿病 炎症因子 创面愈合 
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调查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4年第12期1469-1473,共5页沈锂 杨晶 王伟峰 青松 
目的 探析重症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本院治疗的77例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及同期收治的未发生间隙感染的7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资料,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患者入院次日...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IL-6 IL-10 WBC/LYM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差异及临床价值
《安徽医学》2024年第9期1094-1099,共6页张银银 郑纪伟 朱岩岩 丁嘉慧 孙玉华 周田园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WBC/LYM)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因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44例患...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白介素-10 白介素-6 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诊断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与病原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医学创新》2024年第23期173-177,共5页杨惜雨 高丽霞 刘晓燕 马向瑞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基金(ZR2018BH026)。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指在口腔、颌面部及颈部潜在间隙内发生的炎症的总称,是口腔常见的急症之一,严重时可引起颅内感染或纵隔炎等并发症。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增加,临床需要迅速有效地识别病原菌。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早期明确致病...
关键词:颌面部感染 间隙感染 病原菌 牙源性感染 
左氧氟沙星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致过敏性休克1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24年第4期584-586,共3页郭志刚 房秀梅 杨建森 贾天祺 郑利光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920403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管理科研基金资助(编号:2023GLJJ10)。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OMSI)多为混合感染,常需要抗需氧菌和抗厌氧菌药物联合治疗。左氧氟沙星等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因肌腱断裂等严重不良反应限制了在OMSI中使用。该研究利用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和文献研究法,针对1例临床药...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 过敏性休克 颌面间隙感染 药物不良反应 
血清SFRP1、DKK1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及其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4年第15期2274-2278,共5页毛玮刚 陈晓波 刘南霞 
目的探讨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1(DKK1)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的水平及其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预后...
关键词: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 分泌型糖蛋白Dickkopf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预后不良 预测价值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7期0099-0102,共4页黄琴 
评价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