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作品数:17被引量:22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江在森张希张晓亮马超王双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地质》《地震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自发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2024年第6期2141-2158,共18页奉建州 廖力 李平恩 吴庆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4105);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DQJB19B27,DQJB22Z02,DQJB23Y32)联合资助.
2001年11月14日,青藏高原的东昆仑断裂带发生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现场考察和破裂过程反演结果表明这是一次破裂过程非常复杂的走滑地震事件.研究这次地震的自发破裂过程,对于认识大陆型特大地震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曲线网...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法 自发破裂过程 同震滑动量分布 超剪切破裂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对周围断层的应力影响数值分析被引量:6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12期4838-4850,共13页任天翔 程惠红 张贝 石耀霖 
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41590865);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604077);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创新团队(Y32902JED2)联合资助
大地震的发生往往会引起周围区域形变场和应力场变化,且对临近断层上的应力状态也有影响.2001年11月4日,昆仑山口西发生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大的M_S8.1级地震.本文基于已有的滑动模型,建立了三维含地形高程的横向不均匀性椭球型地球有...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地震 同震效应 库仑应力 有限元模拟 等效体力方法 
运用SDM方法研究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破裂分布:GPS和InSAR联合反演的结果被引量:20
《地球物理学报》2016年第6期2103-2112,共10页屠泓为 汪荣江 刁法启 张勇 万永革 金明培 
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XH16039);人社部择优计划项目;地震行业专项(201408023);国家留学基金联合资助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是有现代仪器记录以来发生在青藏高原区域最大地震之一,对研究青藏高原的运动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从地震发生至今,不同研究者运用不同资料和方法获取的地震破裂分布还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本文采用GPS...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破裂分布 位错反演 
基于非均匀地壳模型的格林函数法反演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同震滑移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周宇 聂兆生 贾治革 陈正松 杨少敏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208009)
建立基于地壳不均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产生的长约400 km的破裂带在走向上分为16段,生成各个破裂段滑移相对于地表位移的格林函数,并以GPS观测的水平位移为约束,用阻尼最小二乘法反演破裂滑移分布,结果表明反演结...
关键词:有限元 最小二乘法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同震滑移 GPS 
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前背景形变场的模拟研究被引量:10
《地震地质》2009年第1期97-111,共15页程佳 甘卫军 王泽河 陈为涛 肖根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55)资助
文中以东昆仑断裂带周围分布的27个GPS站点的地壳运动速率矢量为约束,利用半无限弹性空间三维断裂位错模型,反演了东昆仑断裂、柴达木盆地北缘断裂、玛尼-玉树断裂和玛尔盖茶卡断裂带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之前的运动速率,并认为...
关键词:东昆仑断裂 GPS观测 地壳形变场 断裂滑动速率 
以昆仑山口西地震为例研究GPS基线长度与方向对地震的敏感性被引量:7
《地震》2007年第4期85-90,共6页闫伟 牛安福 马秀香 江在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2006BAC01B02-02-01);地震联合基金(A07147)资助
应用中国地壳观测网络GPS基准站连续观测资料,研究了昆仑山口西地震前后基线长度及方向的变化特征;根据昆仑山口西地震破裂方向,讨论了不同方位基线变化特征的差异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基线长度与基线方向变化对地震的灵敏性问题。研究结...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基线方向 基线长度 位错 
昆仑山口西M_S 8.1地震同震影响场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07年第3期637-647,共11页王辉 张国民 张怀 石耀霖 刘杰 申旭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406);科技部"网络计算环境建设"项目(2005DKA64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青年基金(QN200509)共同资助
根据野外调查得到的地震破裂以及同震位错分布,利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同震位移场和同震应力场的分布,讨论了震后地震活动与同震应力场变化的关系。模拟的MS8.1地震同震位移场显示,东昆仑断裂带南北两侧的同震...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同震位移 同震应力 数值模拟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同震形变场的模拟分析被引量:1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张晓亮 江在森 张希 赵永年 朱桂芝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603002);"十一五"国家科研计划支撑项目(2006BAC01B02-02-03)
利用弹性有限元方法,结合GPS观测资料,模拟了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产生的同震水平位移场,计算了同震视应变变化场及主要活动断裂的同震错动。结果显示:1)昆仑大震对整个中国西部形变场影响非常明显,在发震断裂两侧一定区域内形成了一个...
关键词: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有限元方法 同震水平位移场 视应变变化场 青藏块体 
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INSAR斜距向同震位错分解被引量:5
《地震研究》2005年第3期244-247,共4页马超 单新建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2096);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2DIA10001)联合资助.
通过INSAR获得的地震同震形变场是地面像元相对卫星雷达波照射方向的视线向(或斜距向)变化量,INSAR视线向变化量分解为水平分量及垂直分量是多解的。为解决INSAR斜距向分解为水平位错及垂直位移的不唯一性,利用GPS定点的现场实测位移观...
关键词:野外实测 INSAR 同震位错 最小二乘拟合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被引量:19
《地震学报》2004年第S1期9-21,共12页周云好 陈章立 缪发军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图象与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应用研究实验室资助;地震科学基金 (10 3 0 66)资助
根据IRIS全球地震台网 2 8个台的长周期地震仪记录的P波数字地震图 ,用直接由远场体波地震图反演震源破裂过程的一种新方法 ,研究了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结果表明 :这是一次极为复杂的地震破裂事...
关键词:数字地震图 反演 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 震源破裂过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