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耿马地震

作品数:15被引量:6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陈运泰王鸣吴忠良周家玉王培德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纽约州立大学国家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防灾减灾学报》《灾害学》更多>>
相关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电观测获取的明确异常变化及其科学意义
《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第11期146-146,共1页张平 
自20世纪70年代开展地震地电观测研究以来,我国已积累了不少的震前地电异常震例。这些异常变化既有趋势的,也有短临剧烈的变化。无论是70年代唐山,澜沧-耿马地震,还是近年印尼,汶川强震,都获得了较多的观测资料。
关键词:地电异常 地电观测 澜沧-耿马地震 科学 观测资料 年代 震例 震前 
云南相似大震人员伤亡差异因素分析被引量:13
《灾害学》2007年第1期40-43,共4页李永强 杨杰英 曹刻 龚强 
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云南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资助
1976年云南龙陵、1988年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发震时间、地点、震级相近,地震类型相近(双主震),极震区烈度相同,灾区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相似,但人员伤亡相差10倍。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云南两次相似大震人员伤亡的主要差异因素:预警型前震(或临...
关键词:地震灾害 人员伤亡 预警前震 次生灾害 龙陵地震 澜沧-耿马地震 
应力降的标度性质与震源谱高频衰减常数被引量:25
《地震学报》1999年第5期460-468,共9页吴忠良 陈运泰 P.Mozaffari 
国家攀登计划预选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震源谱的高频衰减常数对于较大的地震接近于2, 对于小地震接近于3, 而对于“大”、“小”之间的地震则通常不是一个整数, 并且随地震尺度而变化. 我们把震源谱高频衰减常数及其随地震尺度的变化与应力降随地震尺度的变化联系起来...
关键词:应力降 震源谱 标度 高频衰减 澜沧-耿马地震 
用“无Q谱”方法测定震源谱的高频衰减被引量:3
《地震学报》1999年第1期1-9,共9页P.Mozaffari 吴忠良 陈运泰 王鸣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资助;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宽频带地震记录可以表示为震源时间函数、传播算子和散射/衰减算子的褶积.在传播算子与频率无关、地震波的散射和衰减效应可以用一个以Q-1=Q-11+(Q2ω)-1的方式随频率变化的Q值来表示的情况下,通过位移谱的组合,可...
关键词:震源谱 Q值 澜沧-耿马地震 地震 地震波 
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的震源特征及其有限元模拟被引量:7
《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第5期621-632,共12页林邦慧 李大鹏 白武明 滕春凯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会
本文根据澜沧-耿马地震序列余震分布图像的变化,以及用复合型法反演主震破裂过程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澜沧-耿马地区北北西走向顺向雁行型双断层力学模型.用断裂力学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字模拟研究表明:模型中的两个内端点区之间是主压应...
关键词:澜沧-耿马 震源 有限元模拟 地震 
澜沧——耿马地震前后水氡状态吸引子初探被引量:2
《地震研究》1992年第3期234-239,共6页李忠华 周尽 陈立德 
本文采用“根据时间序列数据重建复杂系统动力学特征”的方法,对澜沧—耿马地震前后澜沧、普洱、思茅和芒市台的水氡旬均值进行了处理,得到震前澜沧.普洱和芒市台水氡状态吸引子维数d在1.0—3.0之间,这从理论上说明了澜沧—耿马地震孕...
关键词:澜沧-耿马地震 水氧 吸引子 
云南楚雄台水管倾斜仪潮汐因子变化与澜沧-耿马地震
《四川地震》1992年第3期35-40,共6页唐吉阳 
本文对楚雄台水管倾斜仪1986年~1988年观测的数据,用莱柯拉兹方法初步进行了潮汐波分析。并对可能与澜沧—耿马地震有联系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地震 潮汐 变化 澜沧-耿马 地倾斜 
永胜形变台记录到的澜沧-耿马地震的破裂过程被引量:1
《地壳形变与地震》1992年第4期37-43,共7页王贤仁 卢艳清 
本文以永胜地震台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原始记录图形为基础,介绍了澜沧-耿马大震前后的地形变特征,探讨了大震破裂的前后过程。这些珍贵的原始记录图型,对今后该区7级以上大震的短临预报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澜沧-耿马 地震 地壳 变形 破裂 
澜沧-耿马地震的S波偏振及P波、S波振幅比变化特征被引量:1
《西北地震学报》1991年第3期38-44,共7页杨桂芬 
本文通过对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耿马7.6、7.2级强震前后S波偏振角的计算分析,得出大震前后U_(SH)—U_(Sv)的三种变化图象,这种变化特征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与此同时,对大震前后P波、S波最大振幅比值分布和S波偏振角空间分布进行研...
关键词:地震 澜沧-耿马 S波 P波 振幅比 
澜沧-耿马地震强余震的反应谱
《地震学报》1991年第3期338-343,共6页王培德 王鸣 周家玉 瞿江 倪晓希 倪江川 陈运泰 吴大铭 
利用1988年11月中国云南澜沧-耿马地震序列中 M_s6.7和 M_s6.3两次强余震的近场数字记录,计算了地震反应谱.文中还叙述了记录仪器的特性,场地条件和计算地震反应谱时所采用的方法.
关键词:地震 反应谱 加速度 澜沧-耿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