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份额

作品数:77被引量:1080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常进雄李稻葵汪波郝枫李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跨越中等收入阶段与劳动份额、收入差距的调控被引量:2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89-95,共7页彭定赟 陈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等收入阶段劳动份额与收入差距的逆向变化规律和作用机制研究”(2019BJL096)。
提升劳动份额、缩小收入差距,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是我国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发展目标。运用1998-2018年全国数据和各省相关数据,分别建立非线性模型和基准回归模型,探讨我国总体及各地区在中等收入阶段劳动份额与收入差距的逆向变化...
关键词:中等收入阶段 劳动份额 收入差距 逆向变化规律 
国有企业工资水平、劳动份额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金融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21-30,共10页贺大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不平等、消费不足和经济危机理论的现代化研究”(16CJL001)。
社会上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国有企业工资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是社会工资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这种观点值得探讨。通过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经验研究等方式,分析国有企业工资水平、组内不平等程度和劳动份额变化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发现在...
关键词:国有企业 工资不平等 变异系数 工资水平 劳动份额 
要素市场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劳动份额变化被引量:15
《经济评论》2019年第2期73-87,共15页袁鹏 朱进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要素市场扭曲;技术进步偏向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项目编号:18XJA7900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偏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7BJL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JBK1902008)的资助
本文建立了要素市场扭曲条件下的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并基于该系统将劳动相对份额的变化分解为要素价格扭曲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和技术进步偏向效应。采用198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论为:研究期间,要素替代弹性一直大于1,表...
关键词:要素市场扭曲 偏向型技术进步 劳动份额 标准化供给面系统 
产业结构与劳动份额的统一性研究——基于要素替代弹性视角的理论模型解释被引量:1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年第1期60-73,共14页龚敏 辛明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7JJD79001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6JZD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JL011)
通过构建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在要素替代弹性影响下产业结构和劳动份额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对应"工业化—去工业化—产业结构稳定"三个产业结构阶段,劳动份额有"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1)要素替代弹性...
关键词:要素替代弹性 产业结构 劳动份额 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份额变化——基于要素替代弹性和偏向技术进步视角被引量:8
《学术月刊》2017年第12期90-102,共13页龚敏 辛明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的再拓展"(17JJD790014);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思路研究"(16JZD01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供需均衡视角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测算及增长因素分析"(16CJL01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基于一般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使用变系数面板模型分别估计了中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时间序列和技术进步方向;进一步利用模型结果,对不同产业阶段的劳动份额变化进行了一致分析。研究发现:(1)三次产业要素替代弹性的差异会引...
关键词:劳动份额 产业结构 要素替代弹性 偏向技术进步 
产能利用与劳动收入份额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16年第1期93-100,共8页黄俊立 黄玖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促进沿海内地沿边对外贸易优势互补研究"(13BJL050)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与保障体系研究"(14JZD020)的资助;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NCET-13-0298)
在改革和转型期的中国,由于劳动者从整体上缺乏议价能力,工资水平无法随着经济增长同比例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因而趋向下降。基于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考察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与其劳动收入份额的关系发现,由于工资向上调整的刚性,产能利用...
关键词:产能利用 劳动份额 议价能力 工资刚性 
初次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潜力释放被引量:13
《经济学动态》2015年第1期19-28,共10页臧旭恒 贺洋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研究"(批准号11JZD00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扩大消费长效机制研究"(批准号12AJY006);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不确定性下的消费需求研究"的资助
本文基于Bhaduri-Marglin模型,结合中国经济所存在的劳动力过剩和信贷约束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分析中国初次分配格局调整与消费潜力释放的理论模型,并使用宏观数据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显示,现阶段初次分配中劳动份额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
关键词:初次分配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劳动份额 
劳动份额波动的区域差异与下一步被引量:1
《改革》2014年第11期54-62,共9页邹燕 宋一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劳动报酬比重的决定因素和变动机理研究"(批准号:12CJL003)
从我国各区域劳动份额变动的产业分解可以发现,1995-2007年,西部、中部、东部的产业间效应和产业内效应同向作用,共同拉低了总体劳动份额。其中,产业间效应或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更大。只有东北地区1995-2003年出现了产业间效应和产业内...
关键词:劳动份额 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的劳动份额是否真的很低:基于制造业的国际比较研究被引量:27
《世界经济》2013年第10期27-53,共27页钱震杰 朱晓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偏低的原因和有效提高途径研究"(12CJY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XTD4-03)的资助
本文利用工业统计数据库(INDSTAT)和中国工业企业年度调查(CASI)数据库,在4位数制造业层面比较了中国和79个经济体的劳动收入份额。通过对中外劳动份额的直接比较发现,用CASI生产法增加值计算的中国劳动份额远高于INDSTAT的世界平均水平...
关键词:INDSTAT 生产法增加值 收入法增加值 劳动收入份额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研究进展述评被引量:8
《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8期84-94,共11页郝枫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结构及演进趋势研究"(10CTJ009)资助;天津市高校"中青年骨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天津财经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计划"支持
要素分配是收入分配研究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政策价值。国内要素分配研究起步很晚,但在国内发展现实和国际研究热潮共同推动下呈加速跟进之势,集中涌现出一批成果。经细致梳理,将其归为四大主题:指标测度与国际比较...
关键词:要素分配 劳动份额 演进趋势 决定因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