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作品数:107被引量:108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红胡波王超陶秋香刘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D-InSAR的定陶区地表时序形变监测及分析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5年第3期27-30,共4页孙晓丽 贾思水 付海德 高洁 肖翠平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9PD013)资助。
利用D-InSAR技术,处理了2017年6月到2021年12月的20景sentinel-1A数据,计算出定陶区平均地面沉降量和沉降速率。监测结果表明,定陶区存在4处沉降区,分别位于定陶区北部2处重点区域和东南部2处重点区域,平均沉降速率最大值约为49 mm/a。...
关键词:定陶区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地表形变 时序监测 
2024年新疆乌什Ms 7.1地震InSAR同震形变探测与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4期641-653,共13页李雨森 李为乐 许强 许善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B03011);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2023YFS0435);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SKLGP2022Z007)。
2024年1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什县发生Ms 7.1地震,快速查明其同震形变场与发震断层滑动特征,有助于科学认识此次地震发震机理。利用Sentinel-1卫星升、降轨雷达影像,采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获取了本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
关键词:乌什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同震形变 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基于改进SBAS-InSAR技术的西南山区铁路沿线地表形变监测方法研究
《铁道标准设计》2024年第8期58-64,85,共8页高永琪 胡亚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S0533)。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是一种新兴的对地观测手段,因其不受昼夜、云雨限制,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等领域。然而,受大气误差与失相干影响,InSAR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尤其在植...
关键词:山区铁路 地表形变监测 SBAS-InSAR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相位估计优化 变形分析 
2023年土耳其“双大震”InSAR同震形变观测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4年第5期479-484,509,共7页郝小叶 张永志 柳姣姣 程雅雯 吴文强 周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09201)。
为研究2023-02-06东安纳托利亚断裂系中“双大震”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及发震断层滑动特征,对欧空局发布的Sentinel-1 A影像进行D-InSAR和POT处理,获取此次地震序列的同震形变场,并基于“四叉树”法进行数据降采样,以构建的分布式滑动模...
关键词:2023年土耳其地震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像素偏移追踪 地表同震形变 断层滑动分布 
融合单视线D-InSAR和BK模型的煤矿地表三维变形动态监测方法被引量:3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23年第4期620-630,共11页江克贵 王磊 滕超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4010);安徽理工大学2019年研究生创新基金(2019CX2079)。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在获取地表形变的过程中有其特有的监测手段,针对D-InSAR矿区地表三维变形监测的难点,首先,顾及D-InSAR难以获取快速大梯度变形的特性,选取...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开采沉陷 Boltzmann函数 动态预计参数 烟花算法 
全分辨率与多视法DInSAR矿区地面沉降监测研究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1期173-182,共10页李宾 陶秋香 牛冲 刘晓帅 张亚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400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20MD043,ZR2020MD044).
选取山东省某矿区6景Sentinel-1A SAR影像,以SRTM DEM为辅助高程数据,分别采用全分辨率与多视法DInSAR对影像进行处理,获取矿区地面沉降信息;收集该矿区同时期5个工作面开采信息和4条水准观测线上水准监测的地面沉降信息进行精度的验证...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全分辨率 多视法 矿区 地面沉降监测 
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D-InSAR监测被引量:6
《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年第5期2514-2523,共10页董建军 梅媛 闫斌 刘士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148);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LJ2020JCL019)。
为了确保高海拔排土场边坡预防滑坡灾害的安全稳定性监测的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对西藏山南桑日县某排土场边坡14景Sentinel-1A数据进行研究,利用D-InSAR双轨法差分干涉技术监测终了排土的排土场边坡2018-11-4—2020-12-23期间的地...
关键词:安全工程 高海拔 排土场边坡 安全稳定性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D-InSAR技术在矿区地表沉降中的监测研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年第2期70-73,共4页郭凯维 郭传超 史耀凡 于水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0MD024)资助。
采用双轨D-InSAR技术对某矿进行地表变形监测研究,利用SARscape软件中的D-InSAR工作流,对哨兵一号数据进行干涉处理、滤波、相位解缠、相位转形变等一系列数据处理,得到该煤矿地区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之间的地表变形图像。将D-InSAR...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SARscape软件 水准测量 二轨差分干涉 
基于双轨D-InSAR技术的矿区沉降监测被引量:5
《地理空间信息》2021年第12期69-72,I0003,共5页朱文德 王长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61063)。
阐述了基于双轨道D-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流程,利用研究区域2017-02-17、2017-03-11、2017-04-02三景雷达影像,获取该区域在此期间的沉降情况。结果表明D-InSAR技术用于矿区沉降监测日趋成熟,是一种监测矿区地面沉降的可靠方法。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 矿区沉降 雷达影像 
基于TerraSAR/TanDEM-X监测岗日嘎布山脉东南段冰川冰面高程变化(2000—2014)被引量:3
《山地学报》2021年第5期631-645,共15页姬鑫慧 叶庆华 聂维 陈益民 NAUMAN Ali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747201,41530748);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202);中国科学院“十三五”信息化建设专项(XXH13505-06)。
岗日嘎布山区是海洋型山地冰川集中发育地区之一。海洋型冰川对气候变化敏感,藏东南多云雨天气使可用光学遥感影像数据少,限制了该地冰川变化遥感监测研究,雷达数据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2000年SRTM DEM与2014年Terr...
关键词:冰川变化 TerraSAR/TanDEM-X 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 气候响应 岗日嘎布山 青藏高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