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循环动脉瘤

作品数:97被引量:358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许百男赵继宗余新光姜金利孙正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苏州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循环夹层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心脑血管病防治》2024年第12期3-6,共4页耿介文 吉喆 汪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330)。
后循环动脉瘤的治疗是神经科医师长期关注的焦点,后循环囊性动脉瘤的治疗与前循环的差别不大,介入治疗方案相对明确,后循环非囊性动脉瘤的治疗则仍存在困难及争议。《中国颅内未破裂动脉瘤诊疗指南2021》[1]指出,后循环非囊性动脉瘤主...
关键词:夹层动脉瘤 神经科医师 囊性动脉瘤 后循环动脉瘤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介入治疗 诊疗指南 循环 
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栓塞的时机及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因素分析被引量: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3年第12期1488-1494,共7页段佳 潘飞豹 谭关平 
四川省医学青年创新科研项目(编号:Q22014)。
目的探究颅内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VBTLAs)栓塞的时机及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因素。方法选取2017-01—2021-03收治的颅内VBTLAs患者186例,治疗时机≤3d为早期组(n=109)和>3d为延期组(n=77)。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栓塞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干大动脉瘤 后循环动脉瘤 栓塞时机 脑血管痉挛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出血急性期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3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3年第4期243-245,共3页钟俊 徐剑峰 刘阳 谢晓东 高阳 刘藻滨 曹辉 
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项目(CSXL-212B03);四川省医学科研课题计划(S21044)。
目的探讨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出血急性期介入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介入治疗的22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均在动脉瘤破裂后3 d内完成介入治疗,单纯弹簧圈栓塞9例,单支架辅助栓塞10例,...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 颅内破裂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治疗 疗效 
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七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年第1期43-50,共8页仇尤佳 王紫兰 陈周青 顾枫 谈心 王世鑫 王伟 朱昀 王中 
苏州市第五批姑苏卫生人才培养项目(GSWS2019002)。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眶上外侧入路夹闭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基底动脉 后循环动脉瘤 眶上外侧入路 夹闭术 
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的影像诊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年第9期148-148,150,共2页王眺 倪国英 杨菲菲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伴有动脉瘤的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DSA确诊的AVM和动脉瘤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在14-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岁。进行CTA扫描以比较DSA和CTA在AVM中检测到的位...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AVM) 动脉瘤 CT血管造影(CTA) 影像诊断 诊断价值 
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伴脑疝形成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8期30-30,共1页岑作道 
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伴脑疝形成应用神经介入联合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年1月-2020年4月间收治的10例后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伴脑疝形成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分析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4周康...
关键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动脉瘤 脑疝 介入 死亡 重症 血管造影 
后循环动脉瘤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
《医学综述》2021年第5期931-935,941,共6页赵志宇 丁新民 王晓龙 韩利 托元钊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803D31162)。
后循环动脉瘤解剖位置较深,与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切除或孤立后循环动脉瘤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可以完全消除动脉瘤并预防脑干缺血。在脑血管旁路移植术中,关注重点在于血管重构后血管的再通,但旁路移植的方式存在多样性,且血管旁路移植...
关键词:后循环动脉瘤 旁路移植 血流动力学 计算机流体动力学 
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期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研究及对血清NSE、S100B的影响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年第2期165-168,共4页朱宗锦 刘保华 袁璞 聂文臣 徐瀚 刘厚强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SK20161140)。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期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20年3月急性破裂期后循环动脉瘤的80例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血管内...
关键词:介入治疗 急性破裂期后循环动脉瘤 开颅手术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循环大型动脉瘤单中心临床经验被引量:8
《介入放射学杂志》2021年第1期1-4,共4页吴桥伟 李立 邵秋季 贺迎坤 李天晓 李航 白卫星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300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01583);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702167)。
目的探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后循环大型动脉瘤(PCL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ED治疗的14例PCLA患者(14枚动脉瘤,最大径≥10 mm)。均为单发未破裂动脉瘤,位于基底...
关键词:血流导向装置 后循环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大型 随访研究 
显微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20年第5期261-264,共4页卢春李 丰育功 
目的比较显微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显微夹闭术治疗20例(夹闭组),血管内栓塞治疗20例(栓塞组)。结果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33例(GOS评...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后循环 显微夹闭术 血管内栓塞治疗 临床疗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