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诺派

作品数:23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尤天然郑红丰华琴甘钧先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晓庄学院学报》《读书》《优品》《国家人文历史》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伊甸园与帝国之间:胡格诺派难民与新世界的应许
《海洋史研究》2024年第2期349-384,共36页欧文·斯坦伍德 廖平(译) 
约翰·卡特·布朗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埃克尔斯北美研究中心;纽伯里图书馆;英国国家学术院交换项目为本文提供了财政支持
本文探讨了17世纪欧洲胡格诺派难民的流散现象。胡格诺派试图在欧洲建立殖民地以保持独特群体身份,但面临诸多困难,最终将目光转向新大陆。17世纪至18世纪初,北美和英属北美地区胡格诺派难民尝试种植葡萄和养蚕,最终,胡格诺派难民在流...
关键词:胡格诺派 亨利·迪凯纳 跨国网络 大西洋避难地 新英格兰 
嗅咖啡的人
《读者》2023年第3期67-67,共1页郁喆隽 
腓特烈二世治下的普鲁士人原本不喝咖啡。一些法国胡格诺派信徒受到迫害而逃亡到了柏林,他们带来了时的社交习惯喝咖啡。不过,当时的咖啡豆产地主要在英法的殖民地。普鲁士由于没有自己的货源,不得不通过英法商人用重金购买咖啡豆。为...
关键词:退伍老兵 资金外流 警察队 咖啡豆 英法 普鲁士人 腓特烈二世 胡格诺派 
16世纪法国天主教与新教的神圣空间建构及其影响
《世界历史》2023年第1期94-109,162,共17页江晟 郑欢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早期法国世俗化背景下民族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1CSS012)的阶段性成果。
自宗教改革以来,新教徒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法国的群体结构,引发了神圣空间内的频繁冲突。这种冲突不仅表现在教堂这一至关重要的神圣空间当中,还延伸到了城市的世俗空间之内。近代早期神圣空间的建构经历了从观念边界的形成到仪式与象征...
关键词:法国宗教改革 胡格诺派 神圣空间 世俗空间 城市共同体 
激进形象与保守话语--以宗教战争后的忏悔书写为例被引量:1
《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中法文)》2020年第1期69-78,93,共11页周凝 
加尔文主义者的激进思想历来为学界所关注,但对其隐含的保守性却少有涉及。法国的加尔文主义者胡格诺派,将《南特敕令》视为教徒与法国国王之间的永恒契约,维持新教徒权利,为了获得君主的信任,在之后的一百余年里始终保持着忠君的话语,...
关键词:《南特敕令》 《枫丹白露诏令》 胡格诺派 历史话语 
胡格诺派农民变成法国人:马佐里克四兄弟的“一战”
《读书》2019年第9期168-176,共9页周立红 
一九一四年八月一日,法国朗格多克地区科洛尔盖村胡格诺教堂的钟声响起,战争动员开始了。加斯东·马佐里克老爹的四个儿子,两对同父异母兄弟吕西安、阿尔芒、阿尔班和乔治响应政府号召,相继奔赴战场。加斯东老爹虽然有些抱怨儿子在夏收...
关键词:法国人 兄弟 民变 战争动员 应征入伍 儿子 
《控制国家》中胡格诺派及其思想的评析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9年第2期00144-00144,共1页李蕴硕 
16世纪起,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运 动的开展,在经济、文化领域变革的影响下,政治领域的宗教 改革也逐渐展开。胡格诺派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时期形 成于法国。本文主要对胡格诺派的思想进行归纳并评析。
关键词:胡格诺派 思想 评析 
匠人的匠心
《优品》2017年第1期78-88,共11页刘岩 
匠心,是这一年在精神领域最火的词。匠心到底为何?是日复一日的不偏不倚、不差分毫;是年复一年的乐而不厌、水滴石穿。一针一线、一刀一剪、一呼—吸、一德一心……匠人要耐得住寂寞,才能干锤百1517年,马丁·路德发动的风起云涌的宗教...
关键词:胡格诺派教徒 加尔文派 乐而不厌 基督新教 宗教改革运动 精神领域 马丁·路德 耐得住 新教徒 金匠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优品》2015年第11期18-19,共2页彭治国 
从年初开始,已经有将近50万人进入欧洲,其中大部分人是为了逃离叙利亚的战火和利比亚的伊斯兰国恐怖袭击。今年9月,这股难民潮引起高度关注的一个事件是,叙利亚3岁男孩艾兰(Aylan)和家人逃亡到土耳其,并试图继续偷渡到希腊,结果,不幸发...
关键词:大屠杀 巴托 胡格诺派 查理九世 胡格诺战争 新教徒 Dubois 海军上将 玛戈王后 南特敕令 
《玛戈王后》 缀满珠宝的盒子里放着情人的头颅
《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21期99-103,共5页上林 
10月7日,法国著名导演帕特里斯·夏侯在巴黎去世,享年68岁。夏侯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常客,2001年凭《亲密》问鼎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部电影是他唯一一部英语片。他曾担任过第5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和评委之一的姜文一起把金棕榈颁给...
关键词:凯瑟琳 玛格丽特 胡格诺派 亨利 法国 王后 天主教会 电影节 天主教徒 巴黎圣母院 
近代欧洲主权思想的形成被引量:1
《学术论坛》2011年第9期65-68,共4页郑红 
中国政法大学211项目:"政治文化培育与公共权力的现代化转型"项目资助;为该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本文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学术创新团队"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创新团队"成员;本文为该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主权思想是近代民族国家关于最高权力的政治学说,它是近代欧洲国家理论的标志性内容。文章从思想演进的角度,追溯近代主权思想在中世纪的萌芽,即马西略的"人民立法者"思想和罗马法研究复兴中有关政治权力的箴言;阐述了主权思想在近代早...
关键词:国家理论 主权 马西略 城市共和国 胡格诺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