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沉积物

作品数:232被引量:2828H指数:2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姜霞金相灿刘恩峰丁士明王书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富营养化巢湖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光谱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20
《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7期2528-2538,共11页朱金杰 邹楠 钟寰 柳广霞 雷沛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No.SBK2020043123);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专项经费(No.20K02ESPCR)。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UV-vis)和三维荧光光谱(3D-EEMs),研究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巢湖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DOM)光谱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巢湖表层沉积物DOM的a(254)含量为13.1~101.7 m^-1,平均值为(32.2±16.2) m^-1.其中,夏季沉积物a(254)...
关键词:沉积物 溶解性有机质 三维荧光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巢湖 
巢湖沉积物重金属浓度分布及风险指数被引量: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S1期376-380,共5页刘刚 蒋晨韵 李小龙 王璨 钱新 
对2015年初和2016年初在巢湖20个点位上采集的沉积物样品进行测定分析,结合单污染指数和地积累指数对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分析近年疏浚、调水工程产生的影响。总体上,全湖Hg浓度水平处偏重度污染,Cd偏中度污染。从全湖浓度水平年际变化...
关键词:巢湖 重金属 风险指数 
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太湖沉积物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5期871-878,共8页倪玲玲 王栋 王远坤 陶雨薇 王艳磊 
江苏省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科研项目(TH2014307)
多环芳烃是一类具有高毒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沉积物是多环芳烃的主要环境归宿.在化学物质的概率生态风险评价中多应用经典频率理论,但在小样本情况下用频率代表概率进行统计推断,其精度和可信度值得商榷.为提高小样本情况下生态风险...
关键词:贝叶斯方法 生态风险评价 多环芳烃 沉积物 太湖 
敦煌伊塘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揭示的末次盛冰期以来湖面变化被引量:20
《第四纪研究》2015年第1期172-179,共8页赵丽媛 鹿化煜 张恩楼 王晓勇 弋双文 陈英勇 张红艳 吴波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二期)”(批准号:2012FYlll7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21062和41371203)共同资助
对甘肃敦煌伊塘湖沉积物进行了野外钻探采样,采用光释光测年技术确定了沉积物的年代,测定了总有机碳含量(TOC)、碳氮比(TOC/TN)和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org)等环境代用指标.结果表明,23ka至今,湖区沉积物δ13Corg在-27.84...
关键词:敦煌伊塘湖 总有机碳含量稳定碳同位素 末次盛冰期 全新世大暖期 
太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的综合评价被引量:5
《环境保护科学》2014年第3期46-50,96,共6页刘莹 肖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313)项目资助
为研究太湖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生态风险。在2012年2月采集太湖7个采样点的表层沉积物,分析测定重金属总量以及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的金属含量,采用风险评价准则、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
关键词:太湖 重金属 沉积物 地累积指数 风险评价准则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太湖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及其与碳、氮、磷的相关性被引量:15
《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第7期1921-1926,共6页王娜 徐德琳 郭璇 吴筱清 安树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18201);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S2012GR0149)资助
对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磷(MBP),以及沉积物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太湖沉积物微生物对太湖沉积物营养盐的响应及反馈特征.结果表明:沉积物微生物生物量(MB)在湖体沿岸...
关键词:太湖 沉积物 微生物量 
亚磷酸盐降解微生物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被引量:2
《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第2期311-317,共7页曹瑞香 耿金菊 顾雪元 王红军 王晓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07705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057)
从太湖底泥中筛选出一株能够利用亚磷酸盐(+3价)的细菌P1.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P1菌与所有已知菌的同源性都很低,属于未知的新菌株.P1菌的最适培养条件为:pH6.5~7.0、温度30℃.P1菌能以亚磷酸盐为唯一磷源生...
关键词:亚磷酸盐 细菌 磷循环 太湖沉积物 
化学提取法与梯度扩散薄膜技术提取太湖沉积物中有效砷的比较被引量:6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第7期1398-1403,共6页张茜 张宇峰 王晓蓉 罗军 
国家重大基础(973)研究项目:湖泊沉积物多介质迁移转化与沉积物基准(2008CB418203);欧盟科技合作专项(0911);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316-004)
以底栖生物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实验生物,外源三价砷污染太湖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富集实验分别比较了DGT(Diffusive gradients in thin films)梯度扩散薄膜技术和化学连续提取法所测浓度与河蚬中砷的生物有效性的相关性,...
关键词:梯度扩散薄膜技术 化学提取法 生物有效性  河蚬 
太湖沉积物中镉的赋存形态及其与河蚬体内富集的关系被引量:12
《湖泊科学》2011年第3期321-324,共4页任静华 马宏瑞 王晓蓉 耿金菊 顾雪元 
欧盟科技合作专项(091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8CB418203);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8ZX07316-004)联合资助
通过实验室模拟的方法,将河蚬暴露于镉(Cd)污染太湖沉积物中,研究河蚬软体组织中Cd富集量及其水环境中Cd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薄膜扩散梯度技术(DGT)和BCR形态分析法分别测定沉积物中Cd的有效形态和释放规律.以获得三种方法预测沉积物基...
关键词:沉积物 河蚬 CD 薄膜扩散梯度技术 BCR 太湖 
太湖沉积物中氮循环菌的微生态被引量:9
《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4期555-560,共6页岳冬梅 田梦 宋炜 肖琳 杨柳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770414);国家973计划项目(No.2008CB418003)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梅梁湾和贡湖湾湖区沉积物中微生物的主要种群,及氮循环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深度增加,细菌和古菌数量均逐渐减少,但古菌在总菌数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梅梁湾沉积物中氨氧化细菌及亚...
关键词:沉积物 氮循环 原位荧光杂交(FISH) 泉古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