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琳

作品数:91被引量:94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铜绿微囊藻水生植物聚磷磷代谢沉积物中微生物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化学氧化改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3期445-450,共6页杨宗彩 肖琳 
国家“十三五”水专项(2017ZX07204002⁃07)。
随着污水接管处理率的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中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也持续增加.剩余污泥由于含水量高且脱水困难,其处理处置问题已成为目前污水处理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近年来,电化学氧化预处理剩余污泥的方法由于具有反应条件简单、操作容...
关键词:剩余污泥 电化学氧化 污泥脱水 胞外聚合物 
通过自主实验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被引量:2
《实验室科学》2021年第3期237-240,共4页肖琳 蒋丽娟 王晓琳 
南京大学十三五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项目编号:SY201712,SY201701);南京大学“环境微生物学”在线课程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903);南京大学2019年“千”层次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我国在全面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刻不容缓。通过对“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在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增设环境微生物自主实验环节。改变原有的追随性思维的验证实验模式,通过学...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自主实验 创新能力 主动学习 
大肠杆菌在微塑料上定殖自主实验被引量:2
《实验室科学》2021年第2期30-33,共4页宗雪莹 刘胜南 王嘉诚 蒋丽娟 刘舒蕾 肖琳 
环境中微塑料的浓度正逐年上升。微生物在微塑料上形成生物膜从而会影响其在水中的沉降和传输行为,并且可能影响病原微生物在水体中的输移。通过大肠杆菌的培养、结晶紫染色和平板计数法分析了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物浓度对大肠杆菌在微塑...
关键词:微塑料 生物膜 大肠杆菌 溶解性有机物 
引入前沿与应用培养创新能力被引量:12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年第3期138-141,172,共5页肖琳 蒋丽娟 王晓琳 杨柳燕 
南京大学十三五实验教学改革研究课题(SY201712,SY201701);南京大学在线课程建设项目(2019.3)。
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下,社会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刻不容缓。环境学院对“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在优化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设环境微生物自主实验。自主实验教学改革通过学生...
关键词: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自主实验 创新能力 科学态度 
水生植物生物质炭去除水体中氮磷性能被引量:12
《环境科学》2019年第11期4980-4986,共7页刘舒蕾 彭慧君 杨佳怡 肖琳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002)
在富营养化水体的生物修复中,将产生大量的水生植物,如何进行合理的处置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水生植物制得生物质炭,并通过镁改性,提高了生物质炭对水体中氮磷的吸附性能.材料性质表征结果表明,镁改性不仅在生物质炭表面形成纳米Mg...
关键词:水生植物 改性生物质炭 吸附   
水华对沉积物中氮的转化和去除的影响被引量:5
《环境科学》2019年第9期4018-4022,共5页肖琳 杨佳怡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313)
湖泊富营养化和水华暴发已经成为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了解水华对湖泊氮素的转化和去除的影响,对于削减湖泊氮负荷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水华对沉积物中氮转化和氮转化相关功能基因的影响,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水华影响湖泊中氮转化和...
关键词:水华 氮去除 反硝化作用 厌氧氨氧化 结构方程模型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机制与控制对策被引量:99
《湖泊科学》2019年第1期18-27,共10页杨柳燕 杨欣妍 任丽曼 钱新 肖琳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资助
湖泊蓝藻水华暴发由于引发水生态系统的灾害和饮用水安全风险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太湖蓝藻水华暴发原因多样,其中蓝藻自身的特性是水华暴发的内因,太湖的地理、水文和气象特征为蓝藻水华暴发提供了合适的温度和水动力条件,是蓝...
关键词:太湖 蓝藻水华 暴发机制   
温度和氨氮浓度对水体N_2O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0
《中国环境科学》2019年第1期330-335,共6页路俊玲 陈慧萍 肖琳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002)
氧化亚氮的释放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水体中N_2O的释放量会随着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本文通过微宇宙系统的构建,分析氮的转化过程和氮转化基因的变化,并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温度、氨氮含量对水体N_2O释放的贡献.研究结果...
关键词:氧化亚氮 温度 硝化 反硝化 结构方程模型 
低温反硝化菌——施氏假单胞菌N3的筛选及脱氮性能被引量:16
《环境科学》2018年第12期5612-5619,共8页路俊玲 陈慧萍 肖琳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4002)
通过微生物连续富集分离,筛选得到1株低温下具有反硝化能力的细菌N3,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并对其脱氮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3在C/N=8,硝酸盐负荷为70 mg·L^(-1)时,能实现硝酸盐的完全去除.此外,N3对低温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在C/N=8,4℃...
关键词:反硝化菌 低温 低C/N 固定化 半连续实验 
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对氮磷转化功能细菌群的影响被引量:9
《环境科学》2018年第11期4938-4945,共8页彭宇科 路俊玲 陈慧萍 肖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2801)
为探寻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氮、磷转化功能菌群的动态变化,利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和功能基因的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了在蓝藻水华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菌群的变化情况.高通量测序结果证明了蓝藻...
关键词:蓝藻水华 细菌群落结构 聚磷菌 硝化细菌 反硝化细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