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不侵犯条约

作品数:83被引量:6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建朗李嘉谷徐蓝孙艳玲陆文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学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们悄悄爬入战争” 苏联二战前整军备战历程解析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21年第6期131-150,共20页切片土豆 五壬弦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毁灭性的突然袭击,意图一举彻底摧毁红军和苏联。短短数周内德军的装甲先头部队就越过第聂伯河剑指莫斯科;沿波罗的海海岸冲向列宁格勒。
关键词:纳粹德国 波罗的海 互不侵犯条约 第聂伯河 二战前 列宁格勒 苏联 莫斯科 
二战初期苏联对巴尔干地区外交政策的得失——基于《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0年第5期133-153,158,共22页梁强 
1941年3月25日南斯拉夫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第二天南军方发动政变并积极寻求与苏联缔结军事同盟条约。4月6日两国签署《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当天德国入侵南斯拉夫,苏南条约成为苏联外交史上达成最迅速也最短命的条约。本文利...
关键词:苏联 南斯拉夫 《苏南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 苏德关系 
皖南事变时苏军顾问失职内幕:协助中国军队抗日却被醇酒美女麻痹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0年第3期99-101,共3页金点强 
1937年8月21日,中苏两国正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后,苏联开始派军事顾问和志愿航空队参加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接下来的多起历史事件中,都有苏联军事顾问的身影。1941年1月6日的皖南事变,令新四军损失惨重,新四军副军长兼政委项英...
关键词:皖南事变 军事顾问 抗日战争 互不侵犯条约 政治部主任 副参谋长 新四军 副军长 
盘点抗战时期有多少个国家援助中国被引量:1
《红广角》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渠冉 
在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但不能忘记的是在抗日战争几个国家对中国施以援助。据统计,从1937年至1944年,中国政府向美、苏、英等国所借的外债总计分别约为10.478亿美元、2.5亿美元、1亿美元...
关键词:中国空军 美国 英国 抗日战争 日本侵略 美利坚合众国 北美洲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国民党政府 抗日前线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军事条约 互不侵犯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论中苏签订互不侵犯条约
《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8X期84-84,共1页冯文平 吴敏 李建伟 
全面抗战爆发后,南京国民政府展开积极的外交,寻求西方各国的援助,但在战争初期却很少有西方国家愿意引火烧身、援助中国,而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却坚定地表示了对中国的支持,两国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对中国的抗战及世界的反法西斯...
关键词:南京国民政府 积极外交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意义 
1934年日英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构想论析被引量:1
《北方论丛》2011年第3期77-81,共5页王小欧 
20世纪30年代初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事件渐渐破坏着凡—华体系的短暂平衡。满足并试图维持现状的英国与不满足并希望改变现状的日本都在思考新的外交方针。从各自利益出发,本因贸易冲突而关系紧张的英日两国曾于1934年构想签订日...
关键词:日本 英国 1934年 互不侵犯条约 
挡住斯大林视线的那片叶子
《全国新书目》2010年第11期59-59,共1页方慧颖 
恩尼格玛密码机是战时德国的密码王牌,它一度另盟军焦头烂额,好莱坞大片《猎杀U-517》以它为原型拍摄,它的奥秘何在?盟军与德国围绕它进行的终极无间道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在二战激烈的东线战场,德国人没有攻克苏联,却请了个苏联间谍...
关键词:斯大林 希特勒 苏联 德国人 互不侵犯条约 叶子 间谍 莫斯科 东线 进攻 
日苏主张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转换——1931—1941年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年第2期93-95,共3页李玫娟 
关于日苏中立条约问题是学术界长期研究的热点,但在签订中立条约前,两国交涉的重点是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问题。
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 日苏关系 互不侵犯条约 中立条约 
抗战时国民政府与前苏联关系中的三件大事
《纵横》2006年第11期53-54,共2页金伯雄 
关键词:国民政府 对日作战 雅尔塔协定 互不侵犯条约 《苏日中立条约》 外蒙古 
抗战前期中国争取同苏联订立互助条约始末——兼析《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被引量:9
《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1期138-167,共30页孙艳玲 
1932年和1935年,国民政府先后向苏联提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和互助条约问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此后,争取与苏联签订互助条约,促使苏联出兵参战,成为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工作的重点。这一条约最终未能订立,但有...
关键词:抗日战争 中苏关系 互不侵犯条约 互助条约 战略利益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