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

作品数:4900被引量:7785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文龙杜杨洲王岳川岳峰童晓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许心宏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人与城:刘庆邦“保姆系列”的城市书写被引量:3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8-52,共5页许心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YJC751099);安徽省教育厅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060ZD)阶段性研究成果
基于城乡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诗学的立场,刘庆邦"保姆系列"性别化、底层化、身份化书写,开掘了"保姆系列"家庭化空间的生存面影。经由保姆视角"性"的私密化与"婚姻"梯度化深层结构设置,揭示了空间表征的权力话语对其生存与身份的文化规...
关键词:保姆 视角 文化身份 空间诗学 城市意象 
农家女进城的生存转向与城市意象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94-98,130,共6页许心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YJC751099);安徽省教育厅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SQRW060ZD)
上世纪90年代以降,在文学的农民工进城叙事中,出现了性别向度上农家女进城的生存转向叙事。在空间对峙与文化并置中,她们作为游移的文化活体,在性别化的人与城的隐喻化、模式化、空间化、边缘化的文学构想中,农家女意象荷载着丰厚的文...
关键词:农家女 生存转向 社会地位 文化身份 城市意象 
刘庆邦小说的农家女进城书写与城市意象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2-66,共5页许心宏 
安徽省教育厅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2SQRW060ZD);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99)
刘庆邦通过农家女进城的生存叙事,在人与城的文学构想中,揭示了城乡二元结构下农家女的生存地位、文化身份、家园意识与婚恋诉求等问题。基于为底层代言的现实主义创作,再现了农家女们的生存苦难史与身份卑微史。在进城史亦为心灵史、...
关键词:农家女 进城 城乡二元 城市意象 文化身份 
当代文学的动物进城书写与文化寓意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1-75,共5页许心宏 
当代文学史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学叙事中,除了乡下人进城的书写,尚有乡下动物进城的书写。从乡村中国转向城市中国,在现代化与现代性的二律背反中,文学的动物进城不过是对现代人生存处境的虚化、陌生化书写。文学对其空间迁...
关键词:动物 进城 文化身份 生存地位 家园意识 
归去来兮:贾平凹的城乡游走与家园梦寻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9-24,共6页许心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99)
20世纪90年代以降,贾平凹小说文本中的商周与西京成了视角互视性、文化裂变性的时空结构体。城乡凝视与游离间的"离乡—进城—返乡"书写,使文学的二元空间结构演绎成文化时间的结构并置。在城市与乡土的双向审视与批判中,从《废都》的"...
关键词:城市化 乡土情结 心理结构 文化身份 家园意识 
城市外来者:农家女身体书写与文化表征被引量:2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43-48,共6页许心宏 
安徽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肉身与城市:农家女进城的身体修辞与文学寓意研究"(2012SQRW060ZD)阶段性研究成果
上世纪90年代以降,文学在性别取向的农民工进城叙事中,出现了显著的农家女进城的身体叙事现象。基于城乡分治与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文学经由农家女身体意象所荷载的文化症候的书写,其生存地位与文化身份、农耕文化与工商业文化、性别差...
关键词:农家女 身体意象 生存地位 文化身份 家园意识 
农民工影像塑造与文化身份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9-23,共5页许心宏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三农"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经济理性与城市文明追求中,农民工"向城求生"成为了时代主题,但在农民工影像塑造与"后现代"称谓的背后,农民工被"看"与被"说"的权力眼睛与权力话语无处不在。在中国城乡二元格...
关键词:农民工 镜像塑造 文化身份 城乡格局 权力话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