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沉积盆地

作品数:17被引量:24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张毅祥万玲吴世敏周蒂黄慈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长安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相关期刊:《南海研究与开发》《地质与资源》《南海地质研究》《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札达土林泛黄的山水画
《西藏旅游》2022年第4期92-97,共6页李忠东 向文军(图) 卢海林(图) 肖枫(图) 
难以看清的土林土林,一种形成于河湖相地层的独特流水侵蚀地貌,一般形成于中生代一新生代沉积盆地,或者是造山带的山前坳陷带。在我国土林的分布版图中,西藏阿里地区的札达土林是分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土林。从形态上讲,札达土林以...
关键词:土林 札达 山前坳陷 新生代沉积盆地 河湖相地层 流水侵蚀 西藏阿里地区 造山带 
中国东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状态与油气成藏潜力——以苏北—南黄海盆地为例被引量:2
《石油实验地质》2020年第6期928-937,共10页徐曦 胡瀚文 张加洪 肖梦楚 高顺莉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2019M652062);自然资源部航空地球物理与遥感地质重点实验室课题(2020YFL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2202)资助。
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裂后热沉降量大小与油气资源贫富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探究这一现象潜在的成因机制,探讨沉积盆地深部热地质作用与油气富集分布的相关性,以磁异常反演的居里面深度作为沉积盆地深部热状态...
关键词:沉积盆地 热状态 油气资源 苏北—南黄海盆地 中国东部 
鲁中山区新生代沉积盆地古近系含水层富水性分析被引量:1
《地质论评》2019年第S01期7-8,共2页刘元晴 李伟 周乐 吕琳 邓启军 马雪梅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工环地质调查项目“太行山北段综合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259);“沂蒙山革命老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编号:DD20160289)的成果。
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鲁中山区新生代沉积盆地古近系为一套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层,单井涌水量小于100 m^3/d,长期作为弱富水含水层出现,不具有供水意义(康凤新等,2010)。2016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的沂蒙山革命老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
关键词:鲁中山区 大汶口组 朱家沟组 含水层 
基于重磁震资料的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综合研究被引量:24
《地球物理学报》2018年第10期4242-4254,共13页冯旭亮 张功成 王万银 赵志刚 邱之云 谢晓军 纪晓琳 鲁宝亮 宋双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洋深水区油气勘探关键技术”(2008ZX05025);中海油研究总院科技项目“重磁震联合研究南海新生代盆地分布与构造区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10826163301)联合资助.
作为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南海分布有30多个新生代沉积盆地,其蕴含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资料的限制,南海存在不同区域盆地研究程度不同,不同区域盆地面积差别较大,部分盆地只是坳陷而没有达到盆地的级别以及盆地外围可能存在凹陷等...
关键词:南海 新生代沉积盆地 重磁震联合解释 新生界厚度 
中国北方古亚洲构造域中沉积型铀矿形成发育的沉积-构造背景综合分析被引量:147
《地学前缘》2015年第1期189-205,共17页焦养泉 吴立群 彭云彪 荣辉 季东民 苗爱生 里宏亮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高校科技攻关项目;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专题研究项目(2008150013;201315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2072;40802023);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分公司重大项目;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协作项目
近20年的勘查实践表明,横贯中国北方的古亚洲洋造山带及其两侧的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沉积型铀矿床形成发育的铀成矿构造域。研究认为,古亚洲洋造山带是重要的富铀地质体,盆-山耦合机制制约下的地表水系搬运沉积作用...
关键词:砂(泥)岩型铀矿床 铀成矿构造域 古亚洲洋造山带 中—新生代沉积盆地 
河北邯邢地区盐类矿产的成矿条件和远景分析被引量:1
《地质与资源》2013年第5期422-425,共4页孙富海 孔源 
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石油、地质等部门的实际勘查资料综合分析,结合邯邢地区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实际情况,初步认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二、三、四段及孔店组上部白云岩段地层是盐类矿产赋存的主要层位,是寻找盐类矿产的前提条件,并提出寻找此类矿...
关键词:新生代沉积盆地 盐类矿产 找矿远景 邯邢地区 河北省 
南海北部与南部新生代沉积盆地热流分布与油气运聚富集关系被引量:13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1年第6期99-108,共10页徐行 何家雄 何丽娟 龚晓峰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9A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40043)
南海处于欧亚、印度-澳大利亚及太平洋三大板块相互作用的特殊构造位置,区域地质背景及地球动力学条件复杂,不同类型大陆边缘盆地深部地壳属性与大地热流分布均差异明显:北部大陆边缘以拉张裂陷型为主,形成了具典型断坳双层结构的断陷...
关键词:大陆边缘类型 大地热流分布 油气富集规律 成因耦合关系 南海 
冀中南部钾盐找矿前提条件分析及找矿方向被引量:1
《河北地质》2011年第3期24-26,共3页赵新卫 郁占英 郑岩 闫领军 
本文参考有关文献和石油、地质、煤炭等部门的实际勘查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研究,结合本区盆地的实际情况,初步认为具有寻找钾盐的前提条件,并提出了找钾盐的方向。
关键词:新生代沉积盆地 盐类矿产 就盐找钾 找矿方向 
南海北部陆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6
《南海地质研究》2008年第1期23-34,共12页高红芳 
本文通过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基底岩性特征、基底构造格局、地壳结构和基底沉降结构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北部陆缘东西部的地质差异,探讨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认为南海北部陆缘东西部新生代沉积盆地发育于不同的...
关键词:南海北部陆缘 基底特征 对比 
南海西缘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动力学探讨被引量:16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年第3期346-353,共8页吴世敏 丘学林 周蒂 
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课题(G2000046702);"十五"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编号2001DIA50041);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KZCX2-SW-117)资助.
通过对南海西缘新生代沉积盆地伸展作用、沉降、构造变形等特征分析,检查印支地块多条近北西向走滑断裂时间、幅度等特征以及与盆地之间联系,结果表明印度—欧亚碰撞引起的逃逸作用与南海西缘新生代盆地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两个与俯冲...
关键词:南海 沉积盆地 形成机制 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